木雨大大雯
重要性原则(Materiality)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而对某些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处理。
当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甚微时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反之,当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很大时,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
比如,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全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时,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就没有必要单独反映,重点提示。
扩展资料:
在会计中的应用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
其中。“需要调整或说明”中的“需要”与否,就是重要性原时施应用、达到了重要性标准的,即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若不披露就会误导决策的,就认为其需要调整或说明,应将其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处理。
2、报告分部的确认。一般来说,是否确认为报告分部,其重要性标准定在10%(如一个分部的收入需达到企业分部收入总额的10%以上,等等),但也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
比如:某一报告分部,在某一会计年度因特殊事项而没有达到10%的标准,在该年度仍应将其作为报告分部披露信息。反之,若在正常情况下不符合报告分部的定义,而在某一会计年度却因特殊事项达到了10%的标准,则在该年度仍不应将其确认为报告分部。
3、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因此它并不要求企业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提供完整的信息。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可以适当简化,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4、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按照重要性原则分情况进行处理:零星的关联方交易,如果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小或几乎没有影响的,可以不予披露;如属于有影响的重大交易,应当区分关联方及交易类型披露话属于非重大交易。
类型相同的可以合并披露,但应以不影响报告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前提。判断关联方交易是否需要披露,不应仅以交易金额的大小,还应结合此项交易的性质来进行判断。
5、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披露那些未在表内确认但又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会计信息。
因此,会计报表附注首先体现的是充分披露原则,强调信息完整。但并非所有本在表内确认的信息均应在附注中披露,而是挑选那些重要的予以揭示。会计报表附注本身就是重要性原则与充分披露原则相结合的典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要性原则
壁虎荡秋千
重要性原则(Materiality)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而对某些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处理。
当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甚微时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反之,当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很大时,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
又比如,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全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时,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就没有必要单独反映,重点提示。
重要性原则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或修正性惯例。它被称为“承认质量的起端”或“确认的门槛”。位于会计信息质量层次结构的最基层。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最主要的质量特征,它们对其他质量特征具有普遍的指导或约束作用。因此要认识重要性原则的性质,就必须把握好其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啾啾大神
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影响依赖该信息的人所作出的判断,换言之,该项信息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决策。(与相关性的区别在于,相关性是质量上的要求,而重要性主要是数量上的要求。决定不提供某种信息可能是决策者对那些信息没有兴趣【不相关】,也可能虽有兴趣【相关】,但金额太小而不足以对决策产生差异【不重要】。)另外,重要性原则的使用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说,10万元的损失在小公司可能非常重要,而在大公司则可能并不重要;如果该损失是因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不重要,但倘若是因员工挪用公款而发生的,则十分重要。
tuzhiluobo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而对某些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处理。谨慎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扩展资料: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优缺点一、优点1、有利于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2、有利于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3、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4、有利于企业近期少交所得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5、有利于对其他基本会计原则的适应性进行修正。 二、缺点1、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2、计提被滥用。3、对减值准备的再确认缺乏权威性。4、有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有的资产按市价计价,缺乏一致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谨慎性原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要性原则
happybaozi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三个方面。
个别计价法是存货发出计价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是以发出存货的实际进货单价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保持了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一致性,是一种最真实、合理和准确的方法。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会计重要性的概念,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是指当某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所作出的判断。换言之该项信息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决策。
根据其周围所处的环境,如果其大小到这样的程度——因该项目的补充或更正将可能改变或影响一位依赖于该报告的理性人的判断,则该项目就是重要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发生遗漏或错报的特定环境下所判断的项目或错误的大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要性原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