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木马
会计级别的划分有两种,基础都是从业资格证,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人才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然后往上分两条线:1、职称,从业往上有初级职称(助理会计师),中级职称(会计师),高级职称,考不同的职称需要相应的工作年限2、注册会计师,这个只要有从业证就可以考,不要求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也可以考,但是这个对学历有要求,最低要大专学历,没有相应的学历,就最少要拿到会计中级职称。一,你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参加会计证的考试,这是一个上岗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条件,这个考试在当地财政局报名,您可以先打电话咨询一下。二,考到会计证后,要参加二类考试,一是会计职称,一般取得会计证,有高中学历,即可参加会计初级考试,这个相对好考些。有大专学历,工作五年,本年学历工作四年后,可以参加会计中级考试,这个有一些难度,但只要方法正确,一般也是很有希望通过的;会计职称考试一般是在每年的10-11月在当地人事局报名,次年5月考试。二是注册类考试,即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其中报注会要求大专学历,报注税的条件与会计中级基本相当,即大专五年,本年四科,这二个证的难度相对大些,但含金量也高,故很值得大家去一试的。注会的报名时间是每年的4-5月,考试时间是9月;注税的报名时间是每年的12月,考试时间是次年的6月。薪水吧,会计是起步,一般与当地平均工资相当,有会计师职称,一般是当地工资的1。5-2倍之间,有注会,注税,那一般就到外面大城市工作了,月薪从四五千到一二万不等,看你的能力和表现了。
Nicole6996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薪酬管理模式
一、国际“四大”侩计师事务所的薪酬模式及其不足
1、国际“四大”的一般薪酬模式
人们通常说的国际“四大”是指目前全球最大的四家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安永(E&Y)毕马威(KPMG)和德勤(DTT)。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2008年“四大”在国内的总收入占全国前百家事务所收入的43.88%。以毕马威为例,毕马威的助理审计员分为A1、A2、A3三级。副经理分为B1、B2、B3(做到经理需要2年还是3年,由个人的表现决定)。经理是C级,高级经理是D级,然后是合伙人。A最低,Al表示A级第一年,A1.A2,A2.A3基本公司部门每年涨30%左右。B1.B330%左右。B.C每年大约涨60%,每一级表现最好的员工,除了有机会跳级外,还可以获得比一般员工高不超过10%的工资,被称作“toppay”。“四大”的一般员工,即助理审计员没有奖金,只有基本工资,加班费和差补。年终的月份可以拿两个月工资。加班费按国家规定,差补大约是150元/天。到了经理级别,就有奖金、提成、分红之类了。这些一般是根据他们具体负责的项目的收入和效益来决定。
2、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薪酬模式的局限性
“四大”的薪酬模式过于强调金钱对人的激励,而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高额的加班费和差补,到后来都不能阻止很多员工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四大’,对劳动力的压榨型使用。
由于“四大”的工资高,大学毕业生都争着进去,所以“四大”的合伙人们并不担心员工辞职。所以在福利制度的设计上做得就很少,让员工感到事务所对员工个人缺乏关心,员工更渴望获得到精神上的报酬以及公司的认同和关心。
二、会计师事务所薪酬管理的设计的原则
1、薪酬设计的原则
结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情况,薪酬体系的设计工作遵循下述原则:为了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必须遵循以下一些薪酬的基本原则:
(1)战略原则
战略原则是指将企业的薪酬体系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薪酬体系成为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杠杆。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薪酬设计时一方面要时刻关注企业的战略,通过薪酬设计反映企业的战略需求。另一方面要把实现企业战略转化为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然后把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转化为对员工的薪酬激励,体现在薪酬设计中。
(2)公平性原则
薪酬制度的公平原则包括内在公平和外在公平两个方面含义内在公平。内在公平是指企业的薪酬制度制定以后,首先要让内部员工认可,觉得所得薪酬是公平的。外在公平是企业在人才市场加强竞争力的需要,它是指与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相比,企业所提供的薪酬是具有竞争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招聘到优秀的人才,留住优秀员工。
(3)竞争性原则
根据调查,高薪对优秀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因此较高的薪酬水平,会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企业在设计薪酬时必须考虑到市场的薪酬水平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应视自己的财力、所需人才的可获得性等具体情况,保证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充分地吸引’、留住和激励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性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是制定薪酬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即通过合理的薪酬政策来激励和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坚持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和公平性原则的基础上,使工资分配能根据职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贡献来适当拉开差距。缺乏挑战性、激励性的工作性质和管理行为,是难以满足员工的进取心理需求的,最终也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5)经济性原则
经济原则一方面是指企业在薪酬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经营状况,进行人力资本成本核算,把人力资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是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薪酬水平的`高低不能不受经济性的制约,也就是说,要考虑事务所实际承受能力的大小。
(6)合法原则
制定薪酬政策的最基本依据就是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企业的薪酬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如最低工资保障、反对薪酬歧视、法定带薪假期等,都是工资政策具有合法性的依据,这些方面在企业薪酬设计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2、薪酬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事务所的发展和对现有薪酬体系的分析结果,确定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基础工作
做好岗位分析。科学的工作分析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采用结构薪酬体系
事务所的岗位类别虽少,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性质比较复杂,故拟采取结构薪酬体系,由不同的组成部分发挥薪酬的不同功能。
(3)尝试混合型的薪酬结构策略
在薪酬设计时考虑一定的基本薪酬,给员工一个根本保障,尤其是对于新执业的注册会计师,能增加其安全感,保持一定的士气和忠诚度,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
另一方面,针对事务所业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努力程度这一特点,在薪酬设计时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考虑浮动薪酬的比例,尤其是项目经理以上人员要加大浮动薪酬的比重,发挥浮动薪酬的激励作用,使这部分薪酬真正起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努力达成组织目标的作用
(4)对于项目经理以上人员(含合伙人)实施“红利”计划作为奖励薪酬。“红利”是依据“红股”计算的剩余收益。“红股”是指事务所每年按职务层级和绩效考评结果计算出由合伙人和员工共同分配的股份,该股份为无偿取得,只有参与当年剩余收益分配的权利,不具有合伙人的股东权利和义务。
“红利计划,不同于“长期股权的激励计划”,“长期股权激励计划”扩大合伙人或出资人的队伍,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是如果对新加入的合伙人考察不够,不能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不利于日后的合作,而考察时间过长,就可能因时效性的问题而使事务所丧失优秀人才的加盟。二是出资利益分配复杂,如果处理不好,会使股权处置存在法律层面的问题。而实行“红股计划”可以避免“长期股权的激励计划”的不利方面,既满足了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又为吸收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赢得了时间。
(5)发挥福利的保障和激励作用
引入整体薪酬的理念,主张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的结合,将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培训机会等很好地融入到薪酬体系中去。因此除了基本的社会保险以外,拟对于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福利项目,充分发挥福利项目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并使之制度化。
3、薪酬管理的保障措施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为保证薪酬方案有效地实施,事务所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培训体系,重新修改、完善岗位说明书等,并且依据各种影响因素,对薪酬体系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
(2)提高非货币性外在激励效果
在货币薪酬以外,还可以采用非货币性外在薪酬激励员工,如通过员工座谈会、组织文体活动等增进感情,颁发勋章、奖杯、纪念品等象征性奖励或旅游奖励,通过装修改善工作环境等。
(3)增加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
可以通过工作内容丰富化、岗位轮调等手段使工作更富有吸引力,为员工提供业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赋予员工较大的责任及较多参与决策的机会等作为对薪酬体系的补充。
(4)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扩大工作自主权,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建立自主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事务所也应加强业务的质量控制,避免风险的增加。
欣欣向上,
常见的薪酬结构有高弹性模式、高稳定模式和折中模式三种: 高弹性模式:是指激励工资和津贴部分所占比重大,而福利和基本工资所占比重较小。 这种模式适用的条件是:企业人员流动率较高,工作变动性大,员工工作积极性低,以及产品研发、营销等业绩伸缩性较大的岗位或职务。 高稳定性模式:福利和基本工资所占比重较大,而激励工资和津贴所占部分比较小。 这种模式适用条件:人员流动率低,工作稳定性高,员工工作绩效伸缩性较小,以及工作积极性、自觉性较高的情况。折中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折中,适当加大奖金、福利和津贴的比重和差异性,基本工资的差异性也不宜太小。一般企业在初创期和衰退期适宜采用高稳定性模式,发展阶段宜采用高弹性模式,进入成熟阶段宜采用折中模式。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