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莳光
财务负责人的风险如下: 一、应收账款逾期三年,将失去胜诉权。 二、未收到货款时先开发票,小心被赖账。 三、委托收款、委托付款应谨慎,小心有风险。 四、收到不是“三流合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小心有风险。 五、签订合同时定金或订金应分清。 六、股东购买个人资产的借款年底应归还,否则要缴个人所得税。
xiaomi595629661
会计法中单位负责人应承担的责任如下: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负责人应当承担以下责任:通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采取通报方式对违法行为人予以公告、批评、罚款。在对单位实施罚款的同时,可以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3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行政处分: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可以由所在单位或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保证单位既定目标的实现,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工作质量和限制滥用职权,实行委托授权要在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予以明确。
一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权力等级和批准条件的界限和责任;
二要明确各类经济业务授权批准的方式和程序;
三要建立监控和检查制度.。
sevenweish
修订后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单位负责人代表单位依法行使职权,应当对本单位的一切事务,也包括会计事务负责。在会计工作实际中,由于以往将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其他人员都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甚至赋予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实际上造成了多重主体,无人负责。如果一个单位因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被追究责任时,单位负责人往往以“会计人员负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报表是会计人员编的,我不懂会计,我不负责”等理由推脱;会计人员也往往感到委屈、困惑,认为“是领导让我这样编报表的,为何让我承担责任?”由此,说明原会计责任制度的不科学和不切实际。从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检查情况看,产生假帐的违法会计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监管不力、制度不健全等外部原因,也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内部原因,但内部原因更为突出。许多造假帐等问题,或者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的结果,或者是以往单位负责人疏于管理、监督等造成的。如果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如果没有得到单位负责人的同意或默许,是不会发生其他人员擅自造假帐、编造虚假会计资料等问题的。从公开曝光的造假帐、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典型案例看,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是产生违法会计行为的关键因素,这些单位负责人虽然对具体的会计技术问题不太熟悉,但对影响盈亏的“关键环节”,以及调整盈亏的“关键技术”却能运用自如。所以,单位负责人以“不懂会计”等理由推脱法律赋予的责任,道理上说不通,与实际情况也不符。从国外有关公司、会计立法情况看,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也都规定由公司管理当局负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因此,强调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根本上解决会计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
xiaoxiaANDY
依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的会计责任概括起来主要有:
1、领导本单位会计工作,并承担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的责任;
2、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的责任;
3、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4、组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严格遵守《会计法》各项规定,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责任;
5、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且保证真实、完整的责任。
会计法,是以处理会计事务的各种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会计事务是国家对各种社会组织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分析、检查的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法规一般包括会计准则、成本核算准则、财务报告制度、会计制度等。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