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4

梦溪shuer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处理流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萨克有声

已采纳

1.抵销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时,递延所得税的简单算法这里实际上是把合并报表看出一个正常的报表,分析比较报表上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题目通常涉及的就是存货项目,对于存货,先将存货的抵销分录做完(递延所得税的相关分录除外),然后直接看这些抵销分录,如果出现借记存货(不用管后面的明细是什么),它使合并报表上存货的账面价值增加,如果是贷记存货,则相反。这样,计算出这些抵销分录使存货账面价值变化减少了多少,这就是应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因为无论怎样做抵销分录,存货的计税基础是不变的,所以账面价值减少多少,就产生了多少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多少就产生多少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连续编制的情况下,上面的思路算出的实际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相当于应有余额),然后看上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是多少(上期确认的递延所得资产会照抄下来,相当于已有余额),所以应该用应有余额减已有余额,即得到本期应确认或转回的金额是多少。对于内部交易其他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也是一样的,只要看抵销分录使“固定资产”项目、“无形资产”项目的账面价值变动了多少就可以了。这种思路下,只要抵销分录做对了,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就很容易计算了。注意:对于应收账款的抵销是抵销以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个别报表上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后,造成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录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现在将其抵销,所以要做相反的分录。要与固定资产、存货递延所得税的抵销相区分。2.关于内部销售存货抵销(不含所得税调整)分录的三种思路思路一、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贷:营业成本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销售收入)贷:营业成本借:营业成本贷:存货(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思路二、您可以将这三笔分录合并理解,即: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表示年初存货内部购入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1)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销售收入) (2)贷:存货-年末(表示年末存货内部购入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3)贷:营业成本 (4)理解:(3)-(1)=本期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正好与(2)和(4)相对应。思路三、您也完全可以照这样的理解做:(1)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存货(期初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销售收入)贷:营业成本(3)借:营业成本贷:存货(本期发生的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思路一和思路三最常用。3.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后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贷:投资收益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编制相反的调整分录。(2)对于当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3)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4)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贷:未分配利润——年初4.合并报表中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时如何调整子公司净利润调整净利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整投资日子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同,导致的摊销或者折旧、所得税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2)调整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实物资产交易未实现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3)具体调整时,可以根据调整抵销分录中涉及的损益类科目进行调整,但是内部交易涉及的所得税费用,债权债务、内部投资业务涉及的损益类科目不进行调整。因为递延所得税本身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没有直接联系,它是把合并报表当成一张普通报表,因为编制了抵销调整分录后,使这个报表上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了变动,而计税基础不变,因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它本身不是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所以调净利润时不需要考虑。此外,内部债权债务、投资业务不属于实物资产交易,涉及的损益类科目也不调整净利润。

中级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处理流程

321 评论(14)

雨林之声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分录)。 (1)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了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为该子公司设置的备查簿的记录,以记录的该子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第一年①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贷:资本公积 ; ②计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 借:管理费用 ,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第二年 ,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2.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按照权益法调整为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1)第一年,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借:提取盈余公积 , 贷:盈余公积,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对于第2笔调整盈余公积的分录,教材上没有提及,但在连续编制的情况下,教材中调整了盈余公积,因此在当年应该也是要调整的。②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借:投资收益 ,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盈余公积, 贷:提取盈余公积 ; ③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2)第二年, 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上期实现净利润及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盈余公积-年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②对于当期子公司实现净利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母公司享有或承担的份额的处理与上年类似, ③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做与上年类似的处理。 3.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项目(抵销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 ,资本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 ,盈余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营业外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2)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前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当年提取的盈余公积),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当年宣告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3)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①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应付账款 ,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等的抵销,比照上述方法处理。对于其他内部债权债务项目的抵销,应当比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相关规定处理。 (4)应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财务费用(借方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投资收益(贷方差额) , 借:投资收益(期末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贷:财务费用,借: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应收利息 。 (5)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①当期内部购进商品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做相反的抵销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所得税费用。 (6)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①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商品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价 ,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固定资产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拓展)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无形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无形资产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原价,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 ③内部交易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未满提前进行清理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贷:管理费用。

116 评论(8)

pochacco要加油

1、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

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2、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进行汇总和抵销处理,最终计算得出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3、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编制抵销分录,进行抵销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和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将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加总金额中重复的因素予以抵销。

4、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加总金额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合并财务报表中各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等的合并金额。其计算方法如下:

5、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根据合并工作底稿中计算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类以及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合并金额,填列生成正式的合并财务报表。

1、资产类各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2、负债类各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3、有关收入类各项目和有关所有者权益变动各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4、有关费用类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并财务报表

190 评论(8)

孙先生孙太太

简单的财务报表怎么做?步骤是怎样的?简单的财务报表只需要准备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其他表格可以省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格式是合法格式,没有简单的报表。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财务报表的做法。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简单的财务报表怎么做?

(1)建立新工作表后,用鼠标双击工作表标签的当前工作表栏,输入报表的名称或简称(如“×月份资产负债表”即可)并根据报表篇幅的大小设置页面。

(2)填写报表的文字内容。根据表格的需要,通过选择单元格的位置、大小,设置单元格式,合并单元格等方法,初步编制报表。

(3)设置报表数据的函数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金上期合计栏,可选择相关单元格后,输入“=”号分别点击相关函数的单元格,根据需要输入函数关系的符号即可。年初栏设置完成后,用复制的方式,将该单元格的函数关系复制到年末数栏。至此,表格的空白表即编制完成。

(4)填制报表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应的单元格里,分别填写相关数据;在电脑自动产生数据的单元格,不可填写数据。对于较为复杂而且有相关数据来源的报表,可通过数据转换的方法编制报表。

(5)数据保护。对于重要的报表,必须进行数据保护,以防他人篡改。具体办法是选择工具栏的保护功能,输入密码后,即可对报表进行保护。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30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