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4

叶烨夜夜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政府会计实务交流会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yanyanbobo

已采纳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政府会计是指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政府和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不同,政府会计的内涵也有一定差别。本文将政府会计界定为是一门用于确认、计量、记录政府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的情况,报告政府公共财务资源管理的业绩及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专门会计。扩展资料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是什么?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组成。基本准则主要对政府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以及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列报要求等做出规定。具体准则主要规定政府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具体规定经济业务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用指南主要对具体准则的实际应用作出操作性规定。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规定政府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等,便于会计人员进行日常核算。基本准则作为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统驭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并为政府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基础标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战略部署。新预算法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制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年63号改革方案文件,确立了政府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具体内容、配套措施、实施步骤和组织保障。改革方案提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制定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健全完善政府会计制度,其中,制定出台基本准则是改革方案确定的2015年应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政府会计实务交流会

160 评论(14)

小萝莉的春天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职能以及体制改革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在会计体系不断发展的进程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其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在改革开发不断深化的历史背景下,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合理解决,那么事业单位自身的_计工作就无法发挥自身应用的效用。所以,在政府会计工作改革的整体背景下,重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找出问题,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就显得尤为关键。目前,我国在提高政府会计工作水平的过程中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会计管理改革措施,例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等。另外,政府会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也逐渐朝着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以政府会计工作改革作为背景,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对策。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分析(一)现行会计理论问题在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工作过程中是将已有理论以及原则作为基础加以实现的,所以从事业单位自身角度看,会计工作最终的实施效果可能会受到会计理论性的综合影响。从目前我国会计理论实际发展角度看,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对于会计理论而言其本身就是为了会计实务开展所服务的。在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改制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与之前对比而言,会计工作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更多,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已有的会计理论无法满足时代飞速发展的实际要求。从滞后性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适用范围角度看,事业单位会计理论出现了一定变化。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内涵也发生了一定改变。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正在稳步向前,但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还是国有事业单位传统的会计理论制度,此时就会导致矛盾产生。例如目前的事业单位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交叉混合区域,涉及到了企业、行政单位以及民间非盈利组织等等,事业单位的界定变的更为模糊。而在如今事业单位改制工作不断深入的整体背景下,事业单位的性质也在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例如营利性事业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等等,因此会计理论的发展速度与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需求之间就存在着比较大的矛盾,此时就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定义加以重新界定。(2)其次,从会计要素设置的角度上看,也存在着片面化的情况。随着最近几年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一些事业单位的性质逐渐朝着趋利性转变,这类事业单位在考核标准方面也必然会出现变化,其最终所获得的利润多少直接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成功运营。但是结合目前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构成现状可以清楚看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将会紧紧围绕着资产、负债、净资产、收支情况进行有效考量,而并没有将利润纳入到考量标准当中,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事业单位所设置的会计要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有待于深入考察。(二)会计实务问题首先,从会计核算角度看,其实企业日常会计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问题在支出核算方面尤为关键。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可以发现事业单位都是将国家所规定的支出项目作为基础核算事业支出以及经营支出,而对于没有经过改制的事业单位来说,这种核算方法是比较适用的。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在进行财政拨款的过程中都是将之前事业单位资金作为来源,所以全部支出总量并不会超过国家财政拨款范围。但是在事业单位改制的背景下,国家财政拨款已经不再是事业单位资金的唯一来源,因此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的话,显然会对最终结论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产生影响。其次,从会计科目设置角度看。在如今市场经济与事业单位改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科目也已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开展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需要面临着很多全新业务以及事项,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依然沿用的还是较为传统的会计科目,这就导致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可能与部门预算方案出现比较明显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实效性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很难为事业单位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最后,会计报表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也比较明显。例如在制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一些事业单位依然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种平衡原则,这种计算方法显然与定义是相违背的,无法确保内容与名称能够高度统一,甚至还会令收支表变的尤为复杂。锦绣·中旬2021年2期

289 评论(10)

三生皆缘

《政府会计基本理论与操作实务》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22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