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5

独孤道兵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药品销售会计实务课本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个老神仙

已采纳

请我去哪里读

药品销售会计实务课本

262 评论(8)

时光穿梭地鱼

医药行业会计是商业零售企业,你可以按商业会计制度做帐,主要要学好商业会计知识和制度及基础会计知识就行了。

188 评论(12)

CC陈四斤

医药营销专业核心课程:

药品流通概论、市场营销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营销策划、国际贸易实务、财务管理学等

医药营销专业基础课程:

生理学、人体结构与功能学、免疫学、药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临床医学概要、药品营销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基础、广告实物、消费行为学、物流管理、药品经营管理、药事法规与药事管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等30多门课程。

扩展资料:

知识技能:

1、掌握药剂制备、药物分析的相关知识,能进行制剂制备基本操作和药品质量检测;

2、掌握医学、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进行药物用药指导;

3、掌握药品营销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具备市场调查和研究消费行为的能力,能胜任医药营销工作;

4、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药事法规及经济法原理;

5、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进行网络管理。在校期间可参加“营销师”资格考试,毕业后可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药营销专业

308 评论(12)

饿魔娃娃

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1、核心课程药品流通概论、市场营销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营销策划、国际贸易实务、财务管理学等。2、基础课程生理学、人体结构与功能学、免疫学、药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临床医学概要、药品营销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基础、广告实物、消费行为学、物流管理、药品经营管理、药事法规与药事管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等30多门课程。培养目标:医药营销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医学、药学知识和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事医疗器械和药品营销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我国医药市场运作的特点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市场调查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能初步胜任医疗器械及药品流通企业的购、销工作。知识技能:1、掌握药剂制备、药物分析的相关知识,能进行制剂制备基本操作和药品质量检测;2、掌握医学、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进行药物用药指导;3、掌握药品营销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具备市场调查和研究消费行为的能力,能胜任医药营销工作;4、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药事法规及经济法原理;5、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进行网络管理。在校期间可参加“营销师”资格考试,毕业后可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就业前景:医药行业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朝阳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为13亿人民的健康防病治病、为国民经济提供健康的特殊服务行业,医药营销是医药产业的最重要的环节。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对健康的追求也日益迫切。由于,医药行业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此实行的行业准入制。随着国家医药行业准入制度的规范化和不断完善,对高技能医药营销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有巨大的社会需求量。该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待遇优越,收入回报高,人才市场供不应求。从业领域:1、就业范围(1)大型药厂;(2)医药公司;(3)连锁大药房、药店;(4)卫生行政部门;(5)其它。2、主要工作岗位(1)大型药厂药品生产、销售、质量控制工作;(2)大型医药公司医疗器械与药品的营销工作;(3)连锁大药房、药店药品的销售与管理工作;(4)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的检验、监督工作。

247 评论(14)

月语星纱

应注意不要给税务局找到,否则就很麻烦。

205 评论(9)

静静地过

第一:要有会计证,并且建议你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这些是要求你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会计常识和会计逻辑理念。第二:对于新公司新建账,你应该读一下会计法,并且重点了解你所在行业的会计法规以及新的会计准则。然后可以在网上或是书店查询一些会计实务处理的资料,依葫画瓢。 如果是延续别人的账继续接着做账,一方面参考以前会计的方式方法的同时,要根据现在的会计准则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清楚的不明白的先不做任何调整,延用以前老会计的方式方法为上策;会计制度的变更是有时间延续性的。第三:关注与本行业相关的税收政策的变化,并且能随时保持与你企业的税收专管员的联系,争取在搞好关系的同时让他给你的企业在税收方面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

30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