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可乐冰
1、国内研究现状: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财务分析思想出现较早,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分析一直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企业自主权日益扩大,现代财务分析领域得以扩展,其方法论体系也逐渐得以确立和完善。
2、国外研究现状:由于认识到财务报表以及分析的重要性,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技术进步很快,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运用科学。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曾经说过对一家企业进行投资,主要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巴菲特站在投资者的立场阐明解读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在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还是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进步,21世纪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拓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二是对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价比重增加。
扩展资料:
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1、单位的财务信息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
2、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印件,并办理登记手续。
3、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4、出纳室、会计室室内严禁吸烟,确保凭证、档案安全,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应由备份,存放在不同的数据存储设备中,注意防磁、防潮、防火,并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6、会计核算软件由专人管理维护,明确规定工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严格管理,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未经批准,非指定人员不得擅自开启专用服务器,以切实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信息可靠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信息质量
勿忘我1239
会计信息真实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外几种有代表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综述 (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研究成果 IASC提出了可理解性、相关性、重要性、可靠性、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完整性、可比性、效益和成本等质量特征。而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为四个主要质量特征,把及时性、效益和成本、公允表述等作为限制因素。 (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研究成果 FASB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应具备的首要质量特征,相关性由预测值、反馈值和及时性构成,可靠性由可核性、中立性和反应真实性构成。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质量特征是可比性和一致性。提供会计信息还受到普遍性约束条件——“效益>成本”以及承认质量的起端——“重要性”的约束。 (三)英国会计实务准则公报(SSAPS)的研究成果 SSAPS将会计信息质量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首要特征是重要性;二是主要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实质性、完整性、客观性和稳健性从属于可靠性;三是次要特征主要是指可比性(含一贯性)、可理解性、成本效益原则等。 (四)我国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官方文件并未规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义。只在200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到第十九条规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即真实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等八项特征。理论界也未形成适应性强、公认度高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二、关于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视角的比较 (一)会计环境上比较 “会计理论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态,所以会计环境是认识的基础,是会计理论的基础,会计环境决定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变化(于玉林、田昆儒著:《会计基础理论概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可见,会计环境影响或制约会计理论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比较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决策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IASC和FASB把有用性置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位置。笔者认为在我国这种生产要素不发达的会计环境下,应注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会计目标上比较 在西方国家,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占上风,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都重视相关性和决策价值。而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基于我国的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定位不能单纯地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二者选择其一,要制定适应我国会计环境的会计目标。但遗憾的是对会计目标的准确定位并没有达成一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也因此而模糊,对其只是一个简单地归类,甚至有些学者不顾我国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等诸多方面而对国外的研究成果盲目借鉴。 (三)逻辑形式上比较 国外将诸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构建成一个多层次的框架体系,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由一系列平行条款组成。他们相互之间缺乏主次关系,未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我国学术界虽做过一些划分,但大都将各主要的质量特征堆列在一起,找不到一个总领性的逻辑原则,同时未真正明确会计目标在整个体系中的逻辑导向作用。比如对于可靠性和相关性这两个信息质量特征没有提出具体衡量标准,也没有体现出二者之间的逻辑层次。
19870629侠女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的是会计詹息具有的性质, 从信 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角度来看, 所认定的会计信 息的标准可能会有所区别。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曾有过许多 争论, 各国会计准则对质量特征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一、会计信息信息特征的内含 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为了实现会计目标而应在会计 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中具备的质的规定。它包括会计信息 生成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 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使财务 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属性,是选择 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 程序和方法的标准, 是对财务 报告目标的具体化。 二、 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 1 . 美国早期研究 美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较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 I C P A ) 下属的会计研究所于 1 9 6 1年和 1 9 6 2分别发表了《 会计研究论文集第 1 号》 和《 会计研究论文集第 3号》 , 其中涉及到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探讨。 美国会计学会( A A A ) 在其 1 9 6 6年发表的《 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 ( A S t a t e m e n t o f B a s i c A c c o u n t i n g T h e o r y )中提出四项评价会计信息的标准: 相关性、 可验证性、 超然性和可定量性。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 A P B ) 于 1 9 7 0年发布的{ A P BS t at e m e n t N o . 4 》 提出七项财务会计的目标( A P B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视为会计目标的内容加以研究) :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验证性、 不偏不倚性 、 及时性、 可比性和完整性 。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 I C P A ) 资助的特鲁布罗德委员 会于 1 9 7 3年 1 0月发表了题为《 财务报表的目的》 的研究 报告,提出了七项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概念:相关 性、 重要性、 可靠性、 不偏不倚、 可比性、 一贯性和可理解 性。这个报告对后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产生了极为深 远的影响。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 A S B ) 于 1 9 8 0年5月发布 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 2号( S F AC N o . 2 卜一 《 会计信息质 量的特征( 标准) 》 中提出了以“ 决策有用性” 为核心的会计 信息质量分级体系,认为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是决策有 用性, 而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主要的质量特征, 相对次要的 质量特征是可比性, 针对用户的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 I C P A ) 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于 1 9 9 4年发表了题为 《 改进企业报告——面向用户》的报 告, 在评估财务信息质量标准方面强调相关性、 可靠性和 可 比性。 2 .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研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 1 AS C )于 1 9 8 9年7月发布的 《 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 中认为, 高质量的会 计信息必须符合四个方面的质量特征, 即可理解性、 相关 性、 可靠性和可比性。并认为相关性包括预测作用、 证实 作用和重要性, 可靠性包括如实表述、 实质重于形式、 中 立性、 谨慎性和完整性等。在这四项主要质量之外, 还提出两项有关可靠和相关信息的约束条件:及时性和效益大于成本。 3 . 英国早期研究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 0世纪9 O年代陆续发布的概念结构——原则公告, 将信息质量分为三大部分: f 1 ) 与内容有关的质量。主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和证实价值, 可靠性包括如实表述、 实质性、 中立性、 谨慎性和完整性等; ( 2 ) 与报表表述有关的质量。分为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其中, 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和披露, 可理解性包括汇总与分类和使用者能力要求; ( 3 )对信息质 量的约束。具体内容包括质量标准权衡、 及时性、 效益大 于成本等。除此之外, 还有作为先决质量的重要性, 以及 英国对财务报表信息的传统要求——真实与公允。 三、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 我国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还是相当充分 的, 如我国在 1 9 9 2年发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 、 2 0 0 0年发布的《 企业会计制度》 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其中涉及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真实性或如实反映、 相关性、 一致性、 可比性、 及时性、 明晰性、 谨慎性、 完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我国财政部2 0 0 6年 2月 1 5 E t 颁布的 《 企业会计准则一 一 基本准则》 第二章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包括: 可靠性原则( 如实反映、 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 、 相关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近年来, 理论界纷纷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真实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研究, 不少学者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 吴联生认为,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由约束条件( 收 益>成本) 、 基础质量特征、 总体质量特征、 关键质量特征 ( 可靠性、 充分性、 相关性和可比性) 及其次要质量特征等 部分组成。 余海荣在将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 F A S B 、 I — A S C 、 A S B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后, 认为应当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质量 特征纳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同时应当更加明确会计 目标, 建立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万晓文在《 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中提出: 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使之取代《 企业会计准则》 ; 同时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 可靠 性、 相关性、 可比性等, 次要特征有及时性、 完整性等, 而 把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谨慎性、 重要性等列为普遍性的限 制因素( 或约束条件) 。同时重新对这些会计信息特征进行 定义, 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层次性与内在关系。 四、 启示与展望 现今, 一系列会计造假案件发生后,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 A S B ) 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 a s c ) 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逐渐增强,建立了具有层次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逻辑框架。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 日 益增多,研究的模式是通过对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 我国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l 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可操作性 在我国,尽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方法的选择有关, 但是, 由于缺乏会计程序和方法选择的具体标准, 使其可操作性差,所以当前应尽快出台关于会计程序和方法标准的制定政策,以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具有可2 . 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我国应从宏观层面即在财务会计“ 概念框架” 上建立 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明确各层次的相关性和 重要性, 有利于帮助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 并据以做出恰 当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经济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 当成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组成要素,明确其在财务会 计概念框架中的地位、与财务报告目标和财务报表要素 之间的关系。 3 . 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逻辑结构 我国诸多质量特征之间缺乏明确的主次逻辑关系, 具体分析后可以认为客观性、 相关性、 可比性、 一致性、 明 晰陛、 实质重于形式等构成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这些要 求就其内容看虽然全面, 但由于内部逻辑关系的混乱。 一 系列的条款平行罗列,各部分间没有相互联系,彼此孤 立, 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构架。因而应当考虑建立一 个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特征, 其他相关因素作为次要质量特征或内涵限定和约束条件 应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趋势。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