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3

hehefatter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实务中的视同销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沉默的玫瑰

已采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扩展资料

视同销售: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上都有视同销售的概念,但是他们的范围是不同的。

增值税上的视同销售:本质为增值税“抵扣进项并产生销项”的链条终止,比如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项目,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职工福利等等,而会计上没有做销售处理;

企业所得税上的视同销售:代表货物的权属发生转移,而会计上没有做收入处理

会计上的视同销售:是指没有产生收入但是视同产生收入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视同销售

初级会计实务中的视同销售

251 评论(13)

宜木构思家具

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包括以下八种:

1、将货物交由他人代销;

2、代他人销售货物;

3、将货物从一地移送至另一地(同一县市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对其他单位的投资;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增值税上的视同销售:本质为增值税“抵扣进项并产生销项”的链条终止,比如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项目,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职工福利等等,而会计上没有做销售处理。

按照税法的规定,自产、委托加工或外购的产品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不属于视同销售,而是销售行为,对于这两项业务会计上也是要确认收入的。

参考资料:视同销售-百度百科

249 评论(10)

若伦丫头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扩展资料(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四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第五条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_百度百科

221 评论(13)

玲珑金月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2、销售代销商品。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相关机构设在不同县(市)的,由不同的税务局来管理,脱离了原税务局的管辖范围,应视同于发生了销售行为,应征收增值税。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239 评论(11)

小小爱人小姐

税法中视同销售的情况

1、所得税视同销售: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2、消费税视同销售行为:

纳税人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以及用于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

3、营业税视同销售行为:

①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②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

4、土地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债、换取其他单位或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视同销售房地产。

5、资源税视同销售行为:

视同销售的自产自用产品,包括用于非生产项目和生产非应税产品两部分。

视同销售: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上都有视同销售的概念,但是他们的范围是不同的。

增值税上的视同销售:本质为增值税"抵扣进项并产生销项"的链条终止,比如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项目,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职工福利等等,而会计上没有做销售处理;

企业所得税上的视同销售:代表货物的权属发生转移,而会计上没有做收入处理

会计上的视同销售:是指没有产生收入但是视同产生收入了。

确定销售额

顺序

视同销售行为无销售额,按照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⑴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

⑵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

⑶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

注意事项

当该货物不征收消费税时,公式最后一项为零.

当纳税人销售的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也适用以上确定销售额的顺序.

有关视同销售中几种情况的账务处理方法_搜狐教育_搜狐网  网页链接

106 评论(8)

小马摩羯

视同销售行为:

1. 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代销中的委托方

【提示】

①委托方发出货物时如果开具了发票,应按开具发票的当天确认销项税额。

②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前,如果收到了部分或全部货款,应于收到部分或全部货款的当天确认销项税额。

③委托方未收到代销清单及款项的,应在发出货物满180日的当天确认销项税额。

2. 销售代销货物——代销中的受托方

(1)代销商品根据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确定增值税纳税义务;

(2)按实际售价及价外费用合计计算销项税;

(3)取得委托方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4)受托方收取的代销手续费,应按“现代服务”税目征收增值税。

3. 总分机构(不在同一县市,实行统一核算)之间移送货物用于销售的,移送当天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

【提示】如何理解“用于销售”?

受货机构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行为,机构之间移送货物构成视同销售:

①向购货方开具发票;

②向购货方收取货款。

受货机构的货物移送行为有上述两项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未发生上述两项情形的,则应由总机构统一缴纳增值税。

4.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6.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

7.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8.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9. 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10. 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11.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1)上述4-8项视同销售行为,对自产货物和委托加工的货物处理是相同的,对购买的货物用途不同,处理也不同。

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赠送,即向外部移送(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

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即货物进入最终消费环节(不得抵扣进项税),已抵扣的,作进项税转出处理。

(2)视同销售不仅缴纳增值税,还会涉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3)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价格明显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或者发生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①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或者应税行为的平均售价;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或者应税行为的平均售价;

③按组成计税价格。

【提示】非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4)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谋取税收利益为主要目的,通过人为安排,减少、免除、推迟缴纳增值税税款,或者增加退还增值税税款。

18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