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叫主子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根据制度要求,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和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1.账证核对账证核对,就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这种核对除在日常制证、记账过程中进行外,每月终了,如果发现账账、账实不符,还必须追根求源,进行账簿与会计凭证的检查核对,以确保账证相符。�2.账账核对�账账核对,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要相互核对,要求做到账账相符。具体核对内容有:�(1)总分类账各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相等,或总分类账各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2)总分类账的余额与其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余额合计数相等。�(3)日记账的余额应与相应的总账账户余额相等。(4)会计部门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余额,应与有关财产物资保管或使用部门的登记簿所记录的数额相等。�3.账实核对�账实核对,是指各账簿记录应与有关的财产物资、往来款项之间核对,要求做到账实相符。具体核对内容有:�(1)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与库存现金实有数逐日核对相符;(2)各种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3)各种产财物资明细账账面数量及金额,应定期与库存实物核对相符;��(4)各种应收、应付款项明细账的余额,应定期与有关单位或债务人、债权人核对相符。�在实际工作中,账实核对一般是通过财产清查进行的。
疯*草莓
第六十三条 各单位应当定期对会计帐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 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对帐工作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一)帐证核对。核对会计帐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帐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 金额是否一致,记帐方向是否相符。(二)帐帐核对。核对不同会计帐簿之间的帐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帐有关帐户的 余额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核对,总帐与日记帐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帐与财产物资 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帐核对等。(三)帐实核对。核对会计帐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帐帐 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定期与银行对帐单相核对;各种 财物明细帐帐面余额与财物实存数额相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帐帐面余额与有关债务 、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vicki瑶瑶
1、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就出纳工作而言,对账的主要内容是:
(1)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2)账账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2、会计和出纳的对账方法:
(1)结账时查看银行存款账户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的金额,银行存款账户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两者金额需要对等。
(2)现金方面,由于出纳是准时的每笔都做(所以一般没错,要出错就是在余额的加减数方面),会计这边可能是月底一次做完, 容易出现漏掉的导致金额对不上。这时就用出纳的余额数减会计的余额数。
(3)出纳的期初数本期借方本期贷方以及期末数全部统计出来,财务软件里的数对。借方有差异就找借方,贷方有差异就找贷方的明细。借贷方都一样,余额不一样时就是出纳那边加减数中途出错。
3、会计和出纳的对帐内容是核对银行存款和现金。银行存款通常核对起来都比较简单,主要涉及未达帐项,这个由出纳搞定,做一个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就好了。
至于现金,每月出纳要计算出自己收、支、余了多少现金,然后在会计做完凭证之后就针对本月现金的收、支、结存余额做一个核对。
扩展资料:
一、账证相符
月终要对账簿记录和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发现错误之处,并进行更正,这也是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核对账证是否相符的主要方法如下:
1、看总账与记账凭证汇总表是否相符。
2、看记账凭证汇总表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
3、看明细账与记账凭证及所涉及的支票号码及其他结算票据种类等是否相符。
二、账账相符
账账相符,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核对相符,主要包括本单位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指标应该核对相符,本单位同其他单位的往来账项应该核对相符。具体方法如下:
1、看总账资产类科目各种账户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各账户的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符。即:
( 1 )总账资产类账户余额=Σ总账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
( 2 )总账各账户借方发生额(或贷方发生额)=Σ总账各账户贷方发生额(或借方发生额)。
2、看总账各账与所辖明细账户的各项目之和是否相符。
( 1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之间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应相等。
( 2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期初、期末余额应相等。
3、看会计部门的总账、明细账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账、卡之间是否相符。
( 1 )会计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应该同财产物资保管部门和使用部门经管的明细记录的余额定期核对相符。
( 2 )各种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的余额应当经常或定期同有关的债务人、债权人核对相符。
( 3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该同总分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定期核对相符。
( 4 )己缴国库的利润、税金以及其他预算缴款应该同征收机关按照规定的时间核对相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账
小小亦儿
1、会计往来账普遍是指应收债权科目和应付负债科目,例如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等相关会计科目,以下仅就应收应付科目对账方法简要说明给予参考:a、自查:对内部财务账册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核实挂账依据的真实完整),确保己方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内控机制完善的企业,财务部门应与业务部门建立的内部台账进行核对,进一步确认数据的真实准确);b、发函:向挂账对方发出对账函,函件内容应明确挂账余额、对账期间和账务截止时间节点,请求对方确认(应留意账务处理时间节点应一致,保持对账口径相同);c、核实性对账:如挂账对方未能确认挂账余额,那么,应开展对账的具体工作,一般地,应先沟通确认对账的期间,逐笔核对往来明细(可通过网络联系开展相关工作,也可携带账册到达实地面对面进行对账),最终得出一致意见;d、对账总结并归档:对方对对账函无异议的复函可直接作为对账结论的归档资料;对于需要通过开展对账工作确认挂账余额的,应将对账工作所涉资料(有异议的复函、实施对账的公函、对账所涉及的相关资料以及确认报告等等)统一归档处理;2、如上仅以常规对账程序简单说明并予以共享,不同企业应具不同的要求和规定,提问者应结合内部制度予以开展实施;3、以上仅供参考。
小黑鬼佐二
对账是账户的对账。 根据系统要求,会计账簿中记录的相关数字应定期与实物存量、货币资金、证券、流动单位和个人核对,确保账目与凭证、账目和事实相符。 对账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就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这种核对除在日常制证、记账过程中进行外,每月终了,如果发现账账、账实不符,还必须追根求源,进行账簿与会计凭证的检查核对,以确保账证相符。
2.账账核对
(1)总分类账各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相等,或总分类账各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
(2)总分类账的余额与其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余额合计数相等。
3.账实核对
(1)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与库存现金实有数逐日核对相符;
(2)各种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
(3)各种产财物资明细账账面数量及金额,应定期与库存实物核对相符;
扩展资料:
对账规范
对账,是指核对账目。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正确、可靠,对账簿和账户所记录的有关数据加以检查和核对就是对账工作。应坚持对账制度,通过对账工作,检查账簿记录内容是否完整,有无错记或漏记,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数字是否相等,以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账证相符
月终要对账簿记录和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发现错误之处,并进行更正,这也是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核对账证是否相符的主要方法如下:
1 .看总账与记账凭证汇总表是否相符。
2 .看记账凭证汇总表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
3 .看明细账与记账凭证及所涉及的支票号码及其他结算票据种类等是否相符。
账账相符
账账相符,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核对相符,主要包括本单位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指标应该核对相符,本单位同其他单位的往来账项应该核对相符。具体方法如下:
1 .看总账资产类科目各种账户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各账户的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符。即:
( 1 )总账资产类账户余额=Σ总账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
( 2 )总账各账户借方发生额(或贷方发生额)=Σ总账各账户贷方发生额(或借方发生额)。
2 .看总账各账与所辖明细账户的各项目之和是否相符。
( 1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之间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应相等。
( 2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期初、期末余额应相等。
3 .看会计部门的总账、明细账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账、卡之间是否相符。
( 1 )会计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应该同财产物资保管部门和使用部门经管的明细记录的余额定期核对相符。
( 2 )各种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的余额应当经常或定期同有关的债务人、债权人核对相符。
( 3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该同总分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定期核对相符。
( 4 )己缴国库的利润、税金以及其他预算缴款应该同征收机关按照规定的时间核对相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