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宝宝装饰
会计有两大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1、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是最基本的职能。2、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大熊是个小太阳
1、会计本质是: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 2、会计信息系统论,强调的是会计的反映职能而忽视了会计的控制职能。就会计核算或会计信息来说,将会计视为一种信息系统是合理的,并且对会计研究以及会计工作有指导意义,但是将会计的本质描述为一种信息系统就很难符合逻辑。如果说会计的本质仅是一个以核算为基本职能的信息系统,不久的将来,计算机系统就完全可以替代会计,那么会计只不过就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专业软件”而已。所以,信息系统论只是从会计的一个职能角度来认识会计的。 3、会计管理活动论,强调会计的控制职能,强调会计是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管理子系统来发挥作用的。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会计固然存有控制职能,但控制还必须是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反映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没有反映,会计的控制职能将无从发挥,所以不能把会计的反映职能只作为一个辅助的职能,而过分强调会计的控制职能。因为对企业的外部利益主体来说,会计还需要淋漓尽致地发挥它的反映职能,所以说管理活动论也是从一个角度认识会计本质的。同时,如果强调会计为管理活动,就需要进一步探讨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因为会计管理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而财务管理也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
开心土豆王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而监督则是核算的延续和深化,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sy2009Jason
当前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现状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专门技术和社会科学,既有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共同性,也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会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如投资主体、经济利益、政府管理职能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方法、会计法规和会计理论等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工作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中。会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征。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企业正处于改制期(主要体现在我们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在发育、发展阶段,规模不大,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缺乏理性。市场融资功能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配置引导能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一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后,由于真正市场意义上的产权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几乎全由政府直接任命和委派。在没有严格的所有者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会计便不再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企业正确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系统,而是成了经理甚至政府或主管部门直接或间接操纵和反映其意图的工具。会计舞弊、人为调节成本、利润及合谋进行虚假会计陈述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现象、经济业务不断出现,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完全建立,使得会计准则制定与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时差”。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客观上为会计舞弊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在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会计工作虽然发挥了核算监督职能,为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会计领域“诚信”缺失,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暴露出法制的不健全,为此我国先后颁布了若干经济领域内的相关法律,其中包括《会计法》、《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我国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1997年以后又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陆续制定和实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2000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目前我国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等在内的会计规范体系。这些会计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为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同时为促进我国的会计工作的国际化,为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尤其是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一些人有法不依,违反《会计法》制假、造假的事情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会计工作秩序比较混乱、法规制度贯彻实施不力等方面。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传统的会计是以记账、算账以及对外报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工作重点的。由于会计核算手段等的限制,传统会计以事后核算为主。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内涵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分析运用信息,参与经营决策、反映和控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预警经营风险上来。会计核算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了一些新方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为了满足分折、预测、决策等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了充分利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会计电算化的开展解决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问题,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等大大提高了。不可否认,会计工作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近年的努力,会计工作已逐步走向“服务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新趋势。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旧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等客观原因,会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非常薄弱,会计核算不真实,会计管理落后,会计监督不力、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混乱等现象时有发生。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对会计工作进行思考,更新观念、转变作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制定适合实际的会计工作发展方略,才能够使会计改革继续深化,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尽快适应经济的发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