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会想起
我们都知道会计有六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它们之间有两个代表公式,也是会计报表的核算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这是“利润表”的会计等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有关书籍上还会这样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那么第一个等式,是我们会计计算以及核算的依据,如果在所有者权益不变的情况下资产与负债相反变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或者两方同增同减。例如:从银行提现1000元 借:库存现金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第二个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反映了资金的运动情况。因此,我们说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表,利润表是“期间”报表,资产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产生了第三个等式,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 ,利润分配后, 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 ,等式三便消失了 ,又成了等式一无论等式怎样转变 ,其最终应是平衡的 ,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如果发生不平衡,中间一定有错误的地方,手工记账和财务软件一样,都要运用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关键 ,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错误,将会影响到后面的会计核算
阿波罗三下
会计上的勾稽关系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会计报表的编制上。通俗的说,就是如果A表中的某一个数据等于B表中的某一个数据或者等于B表中的某两个数据之和,那么就可以说这两张表存在勾稽关系。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就更便于理解了:一.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一行的期末数-期初数=利润表中净利润一行的本年累计数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一行的期末数-期初数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勾稽关系。再多说一句:报表是属于同一个时期(或时点)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