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1

ID换了又换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学模式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左村爆破兵

已采纳

一.会计学(Accounting)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1.学科门类【会计学下设二级学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商品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2. 会计学按照服务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服务于盈利组织的企业会计和服务于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 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也有称为对外会计)和主要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也有称为对内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也有称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或预算会计。3. 会计学按照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会计学和会计理论学等

会计学模式

198 评论(15)

心晴joanny

会计学按照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会计学和会计理论学等。会计学按照服务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服务于盈利组织的企业会计和服务于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也有称为对外会计)和主要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也有称为对内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也有称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或预算会计。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copy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会计科目按详细程度与驾驭关系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的特征是:1、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2、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3、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提供总括指标。4、一般由会计准则或制度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的特征是:1、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作详细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2、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3、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4、一般由企业自行制定。

350 评论(9)

樱桃大丸子子

会计学各分支学有机结合。早期的会计学,基构成内容比较简单。随着科学领域的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与数学方法在会计中的应用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向会计领域的渗透,会计学的内容得到不断的充实,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学科的分类谈到会计学科体系往往要涉及会计课程体系。虽然从理论上讲,会计学科体系与会计课程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不同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分析会计课程体系能够较好地掌握会计学科体系。国内外对会计学科的分类有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是前苏联模式与英美模式。前苏联模式是按国民经济部门和会计工作程序划分会计学科。我国于本世纪50年代初引进这种分类方法,形成“会计学原理”、“部门会计核算”、“部门财务管理”与“部门经济活动分析”等主干会计课程。前苏联模式与英美模式(一)前苏联模式前苏联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根据各部门会计实践的需要进行教学和研究,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它比较适合我国改革的国情。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分类的缺陷就显露出来了,主要表现在:与会计实践出现脱节;重复与遗漏并存;容纳能力不够强;不利于学科建设与新时期人才的培养。(二)英美模式英美模式的会计学科体系主要是按照学科内容的深浅划分。在管理会计产生之前,会计学的主干学科划分为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高级会计。管理会计产生之后,会计学科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领域,而财务会计仍旧按内容深浅分为初、中、高级会计。英美模式的会计学科体系不按部门发珉春环境有关:实行市场经济,行业划分并不严格,从事会计职业者可以自由流动,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适应不同部门的会计工作,会计教学可以突破行业、部门的界限,在更高层次上阐述会计工作的共性。当然,这一体系也存在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如何处理以及没有很好地界定会计学的范围等问题。

258 评论(12)

烟点燃空虚

关键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鉴于财会专业的特殊性,在中专学校的会计教学中,必须以“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实用性和应用型。这就要求中专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实践”“应用”两个中心点,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如,学校积极与中小型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有效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其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1]。

一、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实践教学理念支持

目前,多数中专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片面地追求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师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授,但没有实践操作平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缺乏真正意义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般成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要求相对较高。就目前而言,国外优秀成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其教师队伍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多是企业中身经百战的“老员工”。但就我国来说,虽然部分教师属于“双师型”教师,但真正具备实践经验的却非常少。还有部分教师虽然会计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受到课时重、任务多等因素影响,几乎很少参与实践调研,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以至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三)实践教学模式僵化

一方面,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具体的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设置较多,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这种不科学的课程安排,不能上体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无法满足社会中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中专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足够的机会真正进行实践操作,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多数仍然采用卷面考核的方式,并且考试的题型固定、呆板,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这种片面的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很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的评定,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4]。

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中职学校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的体格点,不断更新传统的会计教学理念。同时,结合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力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其次,鉴于会计这一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操守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端正其工作态度[5]。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鉴于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都对教师队伍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采用激励措施,鼓励理论知识较强、实践经验较少的教师努力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鉴定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证书”,更要看重其是否拥有企业工作的履历;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会计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到企业里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最后,不断扩充教师队伍[6],学校必须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师资队伍,积极从企业中吸取优秀的人才,使其走进课堂,以加强中专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方式

首先,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的理论知识教学活动中,增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让学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学生进入岗位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适应岗位的需求;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学校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必须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有机结合到一起。其次,丰富实践教学方式。首先,充分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采用“引导—探索—实践—掌握”的模式,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某中专学校在进行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中,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并通过顶岗实习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其次,学校可充分利用仿真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典型的仿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情境操作中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在具体进行实践教学中,学校还应充分结合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课程,以加强实践教学。

(四)完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

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学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评价中,不仅要看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充分结合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评价;在具体实践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考评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动手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评。其次,学校要与合作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结果反馈机制,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准确的考评。

三、结语

中专学校在进行会计教学的过程中,鉴于会计人才的特殊性,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中,必须以企业的需求为目标,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但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戴圣姝.论实践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课堂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8(12):54.

[2]郭洁.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高塬.中专会计教学适应企业需求探讨[J].智能城市,2017,3(3):130.

[4]张洁.如何提高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2):183.

[5]邹剑珍.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252-254.

[6]阳春芳.中专学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学周刊,2014(15):15.

作者:樊勇涛 单位: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

183 评论(13)

yiliudewendu

会计学各分支学有机结合。早期的会计学,基构成内容比较简单。随着科学领域的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与数学方法在会计中的应用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向会计领域的渗透,会计学的内容得到不断的充实,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科的分类

会计学科的分类谈到会计学科体系往往要涉及会计课程体系。虽然从理论上讲,会计学科体系与会计课程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不同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分析会计课程体系能够较好地掌握会计学科体系。

国内外对会计学科的分类有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是前苏联模式与英美模式。前苏联模式是按国民经济部门和会计工作程序划分会计学科。我国于本世纪50年代初引进这种分类方法,形成“会计学原理”、“部门会计核算”、“部门财务管理”与“部门经济活动分析”等主干会计课程。

108 评论(15)

哪也去不了

……好懒的楼主……

35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