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37

mingmingsherr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各要素对会计等式的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丁国栋3

已采纳

会计要素:即指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各要素对会计等式的

130 评论(8)

叶子晓桐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251 评论(14)

草莓天天见

1.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表示的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通俗地说就是指企业的各种财产物资,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各种债权(应收款)等等,也可以归纳为企业的资金占用。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示的就是企业各种资金占用的来源。换句话说,企业的资金占用(各种财产物资),从其资金来源上讲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来自于企业所有者的投入(即所有者权益),一种是来自于对外的借款和欠款(即负债)。也就是说,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两边实际上指的是同一样东西,左边的“资产”是从存在和分布形态上表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从其资金来源角度表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其必然相等。2.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上述基本会计等式是从静止状态(或者说初始状态)来反映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但任何人投资办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来赚钱(获取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就必然要取得各种收入同时也支付相应的费用,收入抵减费用(包括税金)后的余额就是利润(如果收入小于费用就是亏损),这个利润归企业投资者所有(这也是他投资办企业的目的),其性质就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等式右边“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与初始状态比就增大了(如果是亏损则表现为所有者权益金额减少),但由于收入带来了企业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增加,从而导致会计等式左边资产的金额增加,企业发生的费用使得资金流出企业并导致会计等式左边资产金额的减少,这一增一减的差额正好就是利润(或亏损)的金额,因此会计等式依然相等,只不过是由于利润(或亏损)的影响使得等式两边的金额与期初相比发生了变化而已。所以,扩展会计等式可以还原为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65 评论(15)

柠柠2015

1.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2.会计要素的划分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和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依据,并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 3.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即反映各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它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269 评论(9)

dp73711528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的六个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和利润。

财务状况恒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扩展资料:

会计的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权责发生制,就是说本月我们卖出的产品,虽然对方下个月才付款,但我们仍要把它确认为本月收入。

对于费用,不论是否有现金支付,都要按其影响各个会计期的情况,确认其归属。也就是说,只要经济业务发生在本期,就要记入本期,故权责发生制又叫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配比原则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把一项业务的收入与费用轧差,就可以看出赚了多少钱。所谓轧差就是两项数字做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恒等式

350 评论(12)

春雨蒙蒙a2015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3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