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girlme
预算会计是站在管理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也就是企业的一些内部结算,比如说财务会计是不合成的,但预算会计师对这一部分要进行核算,因为需要对每个部门的实际的业务的完成情况做一个统计的。如果与财务会计有差额的话,我觉得要核对的话,首先应该先对收入,因为不管怎么样收入应该是统一的,其次核对成本,还有就是你清楚里边有一些内部结算的东西。
乐调人生百味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在预算会计系统本年预算结余(本年预算收支差额)的基础上,要进行“重要事项的差异”和“其他事项的差异”两个环节的调节,将年度预算收入支出表中“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为年度收入费用表中“本期盈余”的信息。调节后所得出的数额应该与财务会计系统的本年盈余(本年收入与费用的差额)的数额核对相符。一、调整方法“本期预算结余”项目,反映单位当期预算收入减去预算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数额应当和“资金结存”科目期末余额一致。(一)“重要事项的差异”差异调整。在本期预算结余基础加上当期确认了收入但没有同时确认当期预算收入;加上当期确认了预算支出但没有同时确认当期费用;减去当期确认了预算收入但没有同时确认收入;减去当期确认了费用但没有同时确认预算支出。(二) “其他事项的差异”差异调整。《政府会计制度》中在“重要事项的差异”部分基本将可能形成“预算结余”和“本年盈余”之间差异的事项予以列举。实务工作中,如果经过“重要事项的差异”差异调节环节所计算出的结果仍不等于财务会计系统中的“本期盈余”,则必须在其他事项差异环节将两者调整相符。“本期盈余”项目,反映单位本期收入扣除本期费用后的净额,本项目应当根据本表中“本期收入”项目金额减去“本期费用”项目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填列。二、调整步骤第一步,由预算收入支出表的计算过程得出本期预算结余。第二步,调整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由于核算基础不同形成的差异,将本期预算结余调整到本期盈余。具体包括:“未收”“已付”则调增,“已收”“未付”则调减。1.“未收”“已付”则调增:——未收是指在财务会计下已确认了收入,但在预算会计下没有确认预算收入(未收)。——已付是指在预算会计下确认为预算支出(已付),但在财务会计下没有确认费用。2.“已收”“未付”则调减:——已收是指在预算会计下确认为预算收入(已收),但在财务会计下没有确认收入。——未付是指在财务会计下已确认了费用,但在预算会计下没有确认预算支出(未付)。调整后得出本期盈余, 其与收入费用表中本期盈余相等。第三步,再考虑其他本期净资产变动,完整反映本期净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第四步,预算结余与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情况表本期净资产变动值与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变动相等,则调整过程正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