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62

糖小婉爱吃肉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2014管理会计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易洛洛

已采纳

管理会计的英文是“Management Accounting”,也叫“分析报告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是管理学中的一门专门学科。管理会计师是属于管理会计人员提升的技能证书。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最终达到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管理会计研究分为哪几个阶段?管理会计研究的历程(四个阶段)1、强调成本确认,主要注重成本核算的真实和精确。2、强调成本相关性,主要注重不同目的的不同成本信息要求。3、强调成本决策分析功能,主要强调成本管理的战略价值。4、强调成本的行为面,主要强调多人决策情形下各行为层面的激励和考评。在中国含金量高的管理会计证书有哪些?目前国内的管理会计证书并不多,含金量高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些证书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中国总会计师协会颁发的管理会计师认证和美国IMA协会颁发的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管理会计师考试难不难?管理会计师初级其实核心知识在成本管理和预算实务,这两本书其实厚度并不高,初级管理会计师更多的是对于理论方面的学习已经简单的实操内容,涉及的面不会很高,基本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基本财务管理。多看书、网课、多学习一点管理会计的知识,拿到管理会计师证书应该不算太难。

2014管理会计

198 评论(11)

sweetmiriam

什么是管理会计呢?在胖虎看来,管理会计更多的是会计人的专业职业技能,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2大分支之一,在2014年,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和职能作用,客观评价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楼继伟要求,要争取在3-5年内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师,推动加快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建设;通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为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服务,实现我国管理会计跨越式发展,在较短时间内接近或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因此管理会计师可以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市面上含金量最高的证书持证人数最广的是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推出的管理会计师PCMA证书,目前持证人数超过15万人,培训超过20万人次

92 评论(10)

林麓是吃货

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管理会计它负责企业的预算,事前会计;财务会计是事后的数据反映企业经济状况。 其实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很多,建议你去看管理会计书。

258 评论(10)

加菲猫爱烤鸭

管理会计包括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三项基本内容:1.预测决策会计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2.规划控制会计是以确保与其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会计子系统......

352 评论(12)

大懒虫杰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就是成本管理会计的简称,是一个管理学名词。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

249 评论(8)

小鱼果MM

理会计是企业内部的一项能够创造价值的财务职能。管理会计师通过对企业内部系统进行设计、实施、管理及报告,为企业运营和价值创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决策支持、计划和控制。传统的财务会计重在回顾过去,履行反映和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而管理会计则重在面向未来、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管理会计能够把财务会计数据与各种经济规律相结合,帮助公司管理层做出更好的决策。管理会计能够从现代商业的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从最初经营管理目标的设定,到提高营业利润,发展生产规模,执行市场战略等。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就是解读分析数据,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中。

243 评论(8)

恋上这个冬

管理会计基本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1,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要分支,主要服务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相关信息,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要作用的

2, 管理会计的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是一种侧重于创造价值的“对内报告会计”,这也是其与财务会计主要的不同之处

二,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管理科学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演进,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世纪20~50年代的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二是20世纪50~80年代的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三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强调价值创造阶段。

20世纪50年代,会计规范进一步深刻发展,为适应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决策会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专术语,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三 ,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

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关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化建设为主体,同时推动管理服务市场发展的“4+1”管理会计基和发展模式。其中,理论建设是基础,指引体系是保障,人才培养是关键,信息化是支撑,咨询服务是外部支持。该“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目前,建设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有

(1)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2)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

(3)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4)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

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1,基本指引的定位和作用

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基本指引是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标准,是对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基原则、基本方法、基本目标等内容的总结、提炼,但不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描述的新题提供处理依据

2.管理会计应用原则和应用主体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2)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

(3)适应性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与单位应用环境和自身特征相适应。单位自特征包括单位性质、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治理水平等。

(4)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权衡实施成本和预期效益,合理、有效地进管理会计应用。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单位内部的责任中心。

3,管理会计要素

(1)应用环境。管理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用管理首先应充分了解和分其应用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技术等因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因素①价值创造模式。单位应准确分析和把握价值创造模式,推动财务与业务等的有机融合。

②组织架构。单位应根据组织架构特点,建立健全能够满足管理会计活动所需的由财务、业务等相关人员组成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管理会计机构组织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③管理模式。单位应根据管理模式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各层级以及各层级内的部门、岗位之间的管理会计责任权限,制定管理会实施方案,以落实管理会计责任④资源。单位应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好资源保障工作,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确保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④资源。单位应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做好资源保障工作,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

⑤信息系统。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推进管理会计实施。

(2)管理会计活动。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是单位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单位管理需要的相关活动。

(3)工具方法。管理会计工作方法主要应用与以下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

(4)信息与信息报告。管理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使用和生成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10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