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1

楼兰陶瓷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费用计提会计分录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era911213

已采纳

1、预提费用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预提XX费用

2、计提管理费用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其他应付款/计提

扩展资料:

期末计提的时候,则是: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费用类科目能用一张凭证一起结转,所有费用类、成本类科目,期末都是要进行结转,不能有余额的。

费用计提会计分录

191 评论(10)

小树旁的小树

计提一项费用,需要形成支付的负债,所以要确定分录,就需要先看形成的是什么负债。 比如,向银行贷款的利息,每月计提,按季支付,则分录为: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

305 评论(11)

小小追风者

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要判断固定资产的用途,从而考虑应当计入哪种期间费用,具体如下:借: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212 评论(15)

Nightwish阳光

计提折旧费用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折旧费,借:管理费用-折旧费,借:销售费用-折旧费等,贷: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该指标按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

326 评论(15)

五爷威武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预提XX费用

新会计准则,已取消了预提费用科目的使用。现行预提费用可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发票到了,先用红字凭证冲回原预提费用凭证,再重新按发票金额做张凭证即可。

扩展资料:

预提费用指应由受益期分担计入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而以后月份才实际支付的费 用。例如,银行借款的利息是按季结算支付的,但利息费用应由支付利息前各月份的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共同负担。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 的。预提时,贷 (或增) 记该帐户,费用支付时,借 (或减) 记该帐户。贷 (增) 方余额,表示已预提尚未支付的费用,在资金平衡表内以预提费用项目列示。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 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购买印花税票,国债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金等。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 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

两者的区别

(一)账户的性质不同: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中,“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因为它是先支付后分摊,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该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因为它是预先提取,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的费用,成为企业的负债。该账户的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某一时点所承担债务的实际数额。

(二)两种费用的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即:按实际数支付,按平均数在以后受益期内分摊;预提费用是先将费用计入受益期,支付费用在后即:按平均数在受益期预提,以后按实际数支付。

(三)填制会计报表的处理原则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费用发生后据实摊销,事先知道具体的分配标准及分配金额,实务中不会出现贷方余额,填制会计报表时不需要进行调整;而预提费用需要事前估算将要发生费用的摊销标准,事前并不知道具体的金额或标准,所以实务中经常出现多提或少提的现象,容易出现借方余额。

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却应将其填入“待摊费用”项目,视同待摊费用处理,实务中叫做“账表不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提费用

134 评论(15)

小猪妖嘴巴挑

计提折旧费用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折旧费,借,管理费用-折旧费,借,销售费用-折旧费等,贷,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90 评论(14)

请叫我姚锅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预提XX费用新会计准则,已取消了预提费用科目的使用。现行预提费用可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发票到了,先用红字凭证冲回原预提费用凭证,再重新按发票金额做张凭证即可。

30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