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5

秋秋花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英语的几个账项调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力宇哥

已采纳

称“期末账项调整”。期末结账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本期的应得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并据以对账簿记录的有关账项作出必要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账项调整的内容包括:(1)有关收入的账项调整,如预收收入、应计收入的调整等;(2)有关费用的账项调整,如预付费用、应计费用(预提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等的调整;(3)有关税金的账项调整,如各种应交流转税的调整等。

会计英语的几个账项调整

210 评论(9)

起舞徘徊风露下

期末账项调整”。期末结账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本期的应得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并据以对账簿记录的有关账项作出必要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账项调整的内容包括:

(1)有关收入的账项调整,如预收收入、应计收入的调整等;

(2)有关费用的账项调整,如预付费用、应计费用(预提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等的调整;

(3)有关税金的账项调整,如各种应交流转税的调整等。

扩展资料:

本期已实现但尚未收到款项的收入

本期已实现但尚未收到款项的收入,也称应计收入,是指企业在本期已经发生且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尚未收到款项而未登记入账的产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如应收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等。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凡属于本期的收入。

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期末,应将那些本期已实现但尚未收到款项是否收到,款项的收入编制调整分录,记入“应收账款”“应收利息”等账户的借方,同时,将确认为本期的收入,记入有关收入账户或相关账户的贷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账项调整

256 评论(15)

非人勿扰的2016

账项调整(adjustment of account) 又称“期末账项调整”。期末结账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本期的应得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并据以对账簿记录的有关账项作出必要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账项调整的内容包括:(1)有关收入的账项调整,如预收收入、应计收入的调整等;(2)有关费用的账项调整,如预付费用、应计费用(预提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等的调整;(3)有关税金的账项调整,如各种应交流转税的调整等。 账项调整的目的是按照应收应付这一标准,合理地反映相互连接的各会计期间应得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使各期的收入和费用能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进行配比,从而比较正确地计算各期的损益。值得注意的是,期末进行账项调整,虽然主要是为了在损益表中正确地反映本期的经营成果,但是,在收入和费用的调整过程中,必须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因此,账项调整有助于正确地反映企业期末财务状况。

255 评论(11)

leleba2013

答:在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的情况下,对于跨期收支应作为资产和负债处理,而不能记作本期的损益类账户。因此每届会计期末,应对各项跨期收支作出调整,就形成了期末账项调整。一般进行调整的账项包括:应计费用、应计收入、预付费用、预收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坏账准备、应交所得税等其他项目。

34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