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2

心之愿c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计算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怎么都注册了

已采纳

一、计算:根据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25%来计算应交的所得税。

二、分录:

1、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企业所得税采取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管辖权,把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纳税义务。

1.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1.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3.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确定原则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计算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165 评论(15)

橄榄色的水

(1)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402750.15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402750.15(2)结转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402750.15 贷:所得税费用 402750.15若是全年的话,别忘记最后结转本年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750.15 贷:本年利润 402750.15(3)次月缴纳所得税后: 借:应交税费-所得税 402750.15 贷:银行存款 402750.15

148 评论(14)

naerman163

当月确认: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交纳: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242 评论(15)

晓峰1124

缴纳所得税费用分录: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287 评论(13)

xiaoyimoon

需要按季度计提并申报,根据申报结果进行所得税预缴,年度根据汇算清缴的结果补缴或退抵税,按季度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所得税。所得税会计分录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跨年4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

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重新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8 评论(9)

行者孙llllll

借:所得税费用 16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75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75

贷:银行存款 1675

应交所得税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扩展资料:

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缴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分录

1、无形资产的摊销就是如同你所查到的那样,累计摊销是备抵科目。

2、土地的摊销分两种

a、土地使用权在建造房屋及建筑物前,计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应按照无形资产规定按期摊销;

b、在建造房屋及建筑物时,将“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在房屋及建筑物完工后,土地使用权成本随房屋及建筑物工程成本。

一同转入“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不可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土地”或者无形资产核算,应按照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随同“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按期计算折旧扣除。

3、首先根据准则可以确定的是,采矿权属于无形资产,需要摊销。年限可按照探明的存储量除以企业每年的开采量来确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交所得税

14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