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6

huayingxiong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有点难的会计业务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祝君1

已采纳

第一题.下列各项中,体现现时成本会计特点的有( )A.进行持产损益的计算C.以名义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可能有答案也选择了E,但根据定义看,不应该选E。现时成本会计指以名义货币为计价单位和以资产的现时成本与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中个别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数据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第二题.下列有关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C.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D.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第三题.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 )。A.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C.企业购入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E.企业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有点难的会计业务题

94 评论(9)

笨笨的2003

由出纳员负债管理的库存现金--(资产类)暂欠供应商的材料款---(负债类)支付的广告费--(费用类)销售产品的收入--(收入类)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权益类)生产产品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资产类)罚款收入-(收入)从银行取得为期半年的借款(负债类)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电脑(资产类)销售产品的成本(费用类)业务题三资料 以下是某企业的资料:向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5000元--(负债类)企业出纳处有现金600元--(资产类)企业欠外单位货款共8000元--(负债类)企业有机器设备两台,价值50000元--(资产类)所有者投入资本80000元--(所有者权益)企业有银行存款30000元--(资产类)企业应收外单位货款为12400元--(资产类)并分别计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额资产总额=600+50000+30000+12400=93000负债总额=5000+8000=13000所有者权益=80000根据要求1计算的结果,试分析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业务题四资料 某公司某年4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提取现金20000元备发工资(现金增加,银行存款减少)支付职工工资20000元(现金减少,应付工资减少)以银行存款购入机器一台,价值50000元(固定资产增加,银行存款减少)收到某职工退回的差旅费借款800元(现金增加,其他应收款减少)偿还到期的短期借款本金20000元(短期借款减少,银行存款减少)购入材料一批,金额30000元,其中以银行存款支付15000元,其余暂欠(原材料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应付账款增加)收到某所有者投资的转账支票一张,金额50000元,以补充其投资(银行存款增加,实收资本增加)预收销货款10000元,合同规定下月发货(银行存款增加,预收账款增加)要求分析上述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资产增加35000(20000-20000-20000+50000-50000+800-800-20000+30000-15000+50000+10000)负债减少15000(15000+10000-20000-20000)所有者权益增加50000(投资者追加投资500000)

335 评论(12)

妖精狮子

(1)月初材料成本差异=98000-100000=-2000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000+8000)/(100000+200000)=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180000*2%=3600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负担材料成本差异=180000+3600=183600(2)1、第1年计提坏账准备:1000000*3‰=3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2、第2年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9000 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4000 贷: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000,计提:1200000*3‰=3600,但由于第一年计提数3000元不够支付损失数9000元,因此,在第二年末时应补提第一年多损失的6000元,即,第二年末共计提96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9600 贷:坏账准备 9600 4、已冲销的上年应收账款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甲单位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同时: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应收账款 3000 第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0,800000*3‰-(3600+3000)=-4200 由于第3年收回已前冲销的坏账3000元,因此,年末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已经为6600元了,而当年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只能将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保持为2400元,因此,应将多计提的4200元冲回。借:坏账准备 4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200(3)(1)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0000(2000000*0.005)贷:坏账准备 10000(2)2002年应收账款余额为2400000所以2002年末坏账准备计提数应为2400000*0.005=12000因为以前计提使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10000所以2002年末在计提2000元即可,所以2002年末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2000贷:坏账准备 2000(3)借:坏账准备 15000贷:应收账款 15000(4)因为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2000000,所以到2003年末应收账款应计提即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22000000*0.005=110000,而在2003年末之前应收账款为15000(借方)-10000(贷方)-2000(贷方)=3000(借方)而根据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要求2003年末应计提110000元坏账准备,所以2003年末在计提110000+3000=113000元即可,所以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13000贷:坏账准备 113000(5)借:应收账款 10000贷:坏账准备 10000借:银行存款 10000贷:应收账款 10000(6)2004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2500000*0.005=125002004年末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贷方110000+10000=120000,所以2004年末应冲回计提坏账准备120000-12500=107500,所以分录为借:坏账准备 107500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07500(4)1、原材料月初余额40000,则计划成本下的数量是 40000/10=4000公斤 实际成本=原材料借方+材料成本差异借方=40000+500=40500元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表示超支,贷方表示节约。所以实际单价=40500/4000=10.125元/公斤 2、4月5日 发出材料100公斤,则计划成本下发出货物金额=100*10=1000元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10.125-10)*100=12.5元借:委托加工物资 1012.5贷:原材料 1000材料成本差异 12.53、购买甲材料实际单价=61000/6000=10.167元/公斤 计划成本下总金额=6000*10=60000元。则因为材料未到,记到材料采购中借:材料采购 6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0370贷:银行存款 713704、验收入库的时候,发现短缺,那实际单位就会提高,因为数量少了。所以,实际单价=61000/(6000-20)=10.201.则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金额为(10.201-10)*5980=1201.98 计入原材料的金额=5980*10=59800 有些小数点,你可以佘略借:原材料 59800材料成本差异 1200贷:材料采购 610005、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当月月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当月月初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材料成本)=(500+1700)/(40000+59800)*100%=2%本月发出材料应付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5000*2%=100借:生产成本 100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这里借方,看实际情况决定,有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看领用原材料的部门和比例分配。我为了简便,只记了一个科目。本月月末库存材料实际成本=本月月末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月末结存=(40000-1000+59800)+(500-12.5+1200-100)=98800+1587.5=100387.5(5)借:委托加工物资50000贷:原材料50000借:委托加工物资22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3740贷:银行存款25740借:委托加工物资8000贷:银行存款8000借:原材料8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80000(7)2010.1.2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应收利息 40贷:银行存款 1012.7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23A公司2010年1月2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992.77+20-40=972.772010.1.5,收到之前的股利借:银行存款 40贷:应收利息 402010.12.31期初摊余成本=992.77+20-40=972.77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X5%=486385(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8.6385-40=8.6385(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6385应收利息 40贷:投资收益 48.63852011.1.5借:银行存款 40贷:应收利息 402011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972.77+8.6385=981.4085(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81.4085*5%=49.0704(元)借:应收利息 4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7042012年1月5日借:银行存款 40贷:应收利息 402012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23-8.6385-9.0704=9.5211投资收益=(972.7700+8.6385+9.0704)*5%=49.5239借:应收利息 4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5211贷:投资收益 4.952112013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 104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应收利息 40

32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