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0

会思想の萝卜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准则会计政策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月羽羽

已采纳

本篇小编主要为大家整理一些会计政策和会计政策变更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指的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采用的原则、基础以及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包括的会计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具体要求。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要素确认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不是一般原则)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不是指确认基础)(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等)

二、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会计准则会计政策

158 评论(9)

小妖乐乐10

常见的会计政策主要包括: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3、无形资产的确认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5、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6、收入的确认7、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8、借款费用的处理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项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否则,势必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102 评论(11)

米老鼠NANA

会计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披露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企业选用会计政策,主要涉及下列具体内容:①综合性会计政策:合并政策(包括企业合并和合并会计报表)、外币业务(包括外币业务处理及外币报表的折算)、估价政策、租赁、税收。利息、长期工程合同、结帐后事项;②资产项目:应收款项、存货计价、投资、固定资产计价及折旧、无形资产计价及摊销、递延资产的处理;③负债项目:应付项目、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退休金;④损益项目:收入确认、修理和更新支出、财产处理损益、非常损益;⑤其他。我们认为,研究与开发、衍生金融工具、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也是构成企业会计政策的重要方面。当然,以上所列示的并非全部,亦非适用于任何企业。企业很可能仅有几项会计政策与以上项目有关,但如果相关的会计政策并非重大,也可以不予揭示。关于会计政策的披露,该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采用的全部重大会计政策,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集中说明;特殊行业还应当说明该行业特有业务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变更也应揭示;会计政策的披露,不得用于纠正会计报表本身的错误。我们认为,企业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披露会计政策,将是更有效的方法,因为它能克服会计报表附注零乱分散、拘于篇幅的缺陷,能够集中、系统、详细地揭示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135 评论(8)

szcarol617

关于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会计政策的体系也得以进一步的完善。由于旧的会计政策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下的财务计量,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利益的主体也在不断增加,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也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弊端。在此情况下,新的会计准则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政策的探讨,揭示会计政策和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本质,为新会计准则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工作;会计政策

新会计准则的框架主要是由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及二十一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构成。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假设,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要求等都是由一项基本准则来规范的。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则是为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事务提供了明确的处理原则和规范,以供经济事务的进行可以有法可循,有理可据。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

1、新会计准则包括的内容

新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是依靠基本准则为基础来指定的,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又会根据事情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来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特殊性业务准则;一类是一般业务准则;还有一类是报告类准则。二十一项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不仅为整个新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补充说明,而且还具有规范新准则下的科目设置等作用。

2、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新会计准则具有更加长远的眼光,落脚点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注重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偏重于企业资产的质量并揭示出企业今后的发展潜能或者是运营中所潜在的风险,避免了在面临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的特点。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新会计准则也接轨了国际会计准则,与此同时,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对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条款进行了相适应的借鉴。并且还根据我国的国情,又引入了使资产交易更公允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消了以前使用的商誉直线法摊销,还限制了利润调节。在存货的问题上,新会计准则也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不许采用后进先出的做法,而是采用的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这也是新会计准则所具有的新特点。

二、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1、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政策有利的一面

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对利润的操控力度,企业无漏洞可循再利用计提和特定手段进行利润的操控。新的会计准则在存货上,不再采用后进先出的方法,使企业不能再人为的调节历史成本数据。其次,在会计报表这一方面,新的会计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的范围,这样的变迁,同时增加了会计报表所称呈现出的信息更加具有真实信。规定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扩大到只要是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使企业不能为了掩盖整体业绩将不好的经营状况及缩小持股的比例等从合并范围中去除。长此以往,可以极大地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债务重组准则作为一项特殊业务准则,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其次是2001年对其修订版;最后是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现行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关注和争议较多的一点就是规定债务重组的收益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原准则非货币交易收益只能计人资本公积相比,现行会计准则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直接产生利润,这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这对那些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务被全部或部分豁免,将会大大提高其每股收益。现行准则规定,符合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可以公允价值计价,将换出资产公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份联合研究计划课题报告通过分析2007 年上市公司中报后发现,债务重组和公允价值对上半年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影响最大,ST公司普遍采用了债务重组作为改善当期业绩的手段。

2006 年2月15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由公允价值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它给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公允价值是指在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基本原则债务所使用的金额。作为会计行业计量的新形式,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剂量已经得到广泛范围的认可。资产处置应该在符合公允价值的情况下进行,现行准则将原准则中不合理的要求做了修改,要求将总部资产结合相应的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以后才能进行资产的处置,从而就提高了会计准则对抑制盈余管理的功能。运用公允价值的识别方法尽可能去关注企业的盈余管理手段,对市场价格的关注可以使得信息通常,也能够对公允的计量价值作一个充分的认识和评估。

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经验,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进行分析和考察,形成专业判断。所以分析者要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仔细研究。如果注会的报告中再三认为应收账款金额过大,可能就是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出现了问题,有可能很难收回,应该引起重视。另外,在前后任会计师之间会产生微妙的变动,这时就必须对两份审计都进行反复研究,并且对比后仔细的进行核查,比如前任出具的审计报告不是标准的,而后任是标准的,很有可能前任是没有与公司高层的审计达成一致而被更换,而后者明显做了一些退让,也就是所谓的博弈结果。

2、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政策不利的一面

新会计准则与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其出现时都会带来社会的变革,新会计准则在出台以来对企业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它使企业财务数据和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首先是在存货的问题上,由于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规定,为一些存货过多和存货周转率很低的企业带来了极大地损害,同时也会使具这样特点的企业在利润或其他方面出现非正常波动。其次,当新的准则开始实施的时候,一些隐藏的利润将无法体现出来,企业利润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企业合并报表利润上,新会计准则使母公司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公司债务,同时也使隐藏债务显露出来,对企业合并报表的利润造成了大的影响。因此,新会计准则规定的新会计报表,虽然会提高报表信息的真实度,但是也会显现隐藏的债务,会对报表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

12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