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侠go
1、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2、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简称两银、两信、一存一外。
4、交易性金融资产 是指股票、基金、债券等。
5、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6、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7、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8、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9、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10、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企业可能收不回来的账款。
11、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12、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13、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14、存货跌价准备:是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毁损,过时) 。
15、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此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16、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17、长期应收款: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向客户收回的款项(超1年)。
18、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
19、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
20、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21、工程物资:是核算企业购入用于工程项目建造或大型设备按装的专项工程物资科目。
22、固定资产清理:是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等原因,而发生清理费用或清理收益。
23、无形资产:是核算企业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非货币性资产。
24、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账户。
25、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
26、待处理财产损益: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
扩展资料
一、资产类账户特征
资产类账户从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上看:
1、具有对所有者有用的特征,即具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作贡献的特征;
2、具有为该企业获得利益并限制其他人取得这项利益的特征;
3、具有掌握和控制该经济资源组织经营活动的特征。
二、账户种类
资产类账户按照反映流动性快慢的不同可以再分为流动资产类账户和非流动资产类账户。
1、流动类
流动资产类账户主要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待摊费用等,可以反映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化或耗用的资产。
2、非流动类
非流动资产类账户包括反映企业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企业的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的账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哆啦瞄瞄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从公司整体讲:有效产出指的是销售交给客户的产品才能算是有效产出,其他在仓库等待销售或者寻找客户的产品都不能计算为有效产出。从工厂来讲:有效产出指的是交给销售的产品,其他在生产现场等待制造加工的产品均不能计算为有效产出,只能计算为在制品。有效产出在公司财务上计算方法应该是,仓库等待销售的产品或者工厂等待制造的产品都不能计算为公司的资产,而 应该作为负债来考虑,因为这些产品都积压了公司的现金流,而现金流对一家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有效产出观念只能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决策思维方式,企业管理者都应该用有效产出的观念的思维来管理公司。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请采纳!
乐乐媚娘
有效产出会计又被称为完工效益会计。在有效产出会计里,有效产出被定义为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材料成本。有效产出会计是约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束理论认为,任何系统里最少存在一个约束资源,只有不断寻找提高约束资源的使用效率,才能实现有效产出最大化
美梦似路长!
资产类
1. 库存现金
2. 银行存款
3. 其他货币资金
4. 交易性金融资产
5. 应收票据
6. 应收账款
7. 预付账款
8. 应收股利
9. 应收利息
10. 其他应收款
11. 坏账准备
12.材料采购
13. 在途物资
14. 原材料
15. 材料成本差异
16. 库存商品
17. 周转材料
18. 存货跌价准备
19. 待摊费用(新会计准则已经取消)
20. 长期股权投资
21.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2. 长期应收款
23.固定资产
2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1604在建工程
25. 工程物资和1606固定资产清理
26. 无形资产和 1702累计摊销
27.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8.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29.待处理财产损溢
扩展资料:
设置意义
会计科目的设置可以把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地归集起来,使之一目了然,以便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向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分类核算指标,满足一制定。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