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吃嗨胀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303 数学三④ 408 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会计系 初试: 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第十一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 复试: 1、《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册,葛家澍主编、杜兴强、桑士俊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11月版 2、《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3、《审计学》(陈汉文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RosaLifeShare
说明(第二版)《中级财务会计学》是“九五”期间国家级重点会计学教材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自1999年出版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充分肯定,并于2001年进行了重印。其间,本书曾获得福建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级财务会计学》发行的4年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会计学特别是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例如:(1)在国际方面,会计领域出现了诸多新改革、新动向和新问题,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了重大改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安然事件等一系列美国及世界范围内的财务欺诈丑闻曝光、Sarbanes-Oxley法案颁布;会计准则制定原则导向或规则导向基础的争论;会计审计领域民间自律或政府监管的抉择等。(2)我国国内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改革也出现了若干新举措,如1999年颁布了新修订的《会计法》,并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在此期间对已经颁布的会计准则进行了部分修订,并制定和颁布了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使生效的具体会计准则达到了16个(截至2003年4月)。基于上述情况,考虑到本书部分内容和章节面对国际、国内会计领域近年来的发展已略显滞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对《中级财务会计学》进行修订,以满足会计教学的需要。修订的目标仍是“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提供一系列有用的且能反映会计学前沿的财务会计知识体系”。在保证基本知识不变的前提下,本次修订考虑到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与报告可能的影响,汲取近年来利用财务会计规范不够健全而进行财务欺诈的深刻教训,进一步更新补充必要的新内容、新手段和新技术,并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侧重当前,注视未来”为基本原则,力争构建高水平、跨世纪、有特色的中级财务会计学。在第二版中,本书共包括九个部分,前八个部分共33章,属于必备的基础知识;第九个部分由五个财务会计专题组成,有志钻研财务会计的学生,可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全书九个部分,除了正文之外还有小宇,有的章节后还有附录;国际会计惯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按最新修订格式重排)的国际会计准则IAS;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英美等国的主要会计文献中所介绍的流行会计程序以及我国已经正式公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作为I文的基本框架,有关历史发展、重要发展趋势和主要会计观点也在正文中加以阐述。第二版相对于第一版的体系和内容作了不少的变动,具体体现在:(1)在继续贯彻国际会计惯例并按照国际领域内财务会计的最新动向进行更新的基础上,同时将我国业已颁布的16个会计准则有机地融入到本次修1T中,体现在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无形资产及商誉、流动负债及或有负债、长期负债与借款费用、收入等章节中,以便更好地理论联系中国实际。(2)根据国际会计领域内的改革和我国会计标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的完善,相应地新增了某些章节,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租赁、衍生金融工具及套期保值会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中期财务报告、全面收益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此外还全部更新了第一版的五个专题,分别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企业分部财务报告;经理股票期权及其会计问题;因特网上的公司财务报告;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读者可借以了解财务会计发展的新趋势。(3)各章修订时,对于第一版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注意继承与发展并举,既不“推倒重来”,又反映新版的一定特色。(4)某些章节内容进行了前后协调。由于考虑到讲授的方便而适当进行了技术处理(合并或分立),或者在其涉及的主要部分综合论述,或者在一处简单涉及,而在另一处详细论述——如债务重组、或有事项等。《中级财务会计学》第二版仍由葛家澍教授任主编。杜兴强、桑士俊为副主编。副主编协助主编进行全书的总纂、修改和定稿。参与本教材修订的成员及其分工如下(全书共33章和五个专题):葛家澍(教授、博导)第一、二十二章;杜兴强(副教授、博士、博士后)第一、二、四、九、十、十一、十二、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九、三十三章及专题一;桑士俊(副教授、博士)第十九、二十、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三十一章及专题二;潘琰(教授、博士)专题四;徐珊(博士、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专题三;孙丽影(讲师+博士生) 专题五;陈守德(博士生)第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三、二十四章;章永奎(讲师、博士生)第七、八、十三、十四、十八章;许业荣(博士生)第三、五、六、三十二章。感谢本书第一版作者黄世忠教授、刘峰教授、陈少华教授、陈汉文教授、陈箭琛博士、方荣义博士等同志对本书的贡献。《中级财务会计学》主要以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此书还可作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教师和广大财会干部进修时的参考。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使本书在体例和内容上更加完善,但受具体编写者的水平和时间等所限,修订后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安排均有不成熟之处,缺点和错漏也在所难免,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葛家澍2003年7月30日
哆啦Y梦
杨纪琬 中国著名会计学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于1999年2月6日。 1935年,杨纪琬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攻读中英庚款基金会的在职研究生。1939年起至1949年止,先后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会计学助教、讲师、教授。 1949年调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曾任会计司司长等职务。从1980年起杨纪琬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八十年代初与阎达五教授一道提出并完善了会计管理论。会计管理论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为八十年代会计工作转轨变型的主要理论依据。其代表作品为《社会主义会计理论建设》。 杨纪琬在任其间,建议及推动恢复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所以是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1995年11月11日,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年庆祝会在北京举行。朱镕基副总理致电祝贺。 在逝世后,中国官方发表的《杨纪琬同志生平》中称他为“新中国会计界公认的一代名师”,为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建设、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杰出的贡献。逝世后,其弟子等在2002年设立了杨纪琬奖学金。主要出版物《怎样阅读工业企业会计报表》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63年 《会计理论探索丛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经济大辞典: 会计巻》 与娄尔行合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年 《中国现代会计手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 《成本管理大辞典》 与许毅、王振之合编 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1987年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1、汪建熙 中国的股份经济及其会计问题、1990年2、陈毓圭 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1991年3、于晓雷 跨国公司与国际会计、1992年4、晏加源 资产估价、1993年5、张良武 中国企业集团论、1993年6、夏冬林 中、美、日、法四国会计比较、1994年7、向德伟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1995年8、谢志华 货币商品经营论、1995年9、李玉环 会计运行机制、1996年、10、马贤明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1996年11、王林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有关财务问题、1996年12、陈建明 独立审计概论 1997年13、郜卓 负债会计论 1997年 14、李洪辉 现代公司资本结构论 1997年15、孟焰 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997年16、朱海林 金融工具会计研究、1999年、(也是王世定博士)17、刘海民 试论会计信息产品 2000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娄尔行 著名会计学家和教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顾问,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名誉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娄尔行教授。中国大陆第一批四个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之一(另三人为杨纪琬、葛家澍、余绪缨) 生于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绍兴,因病于2000年5月28日上午9时10分不幸逝世,享年85岁。1937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同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毕业,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MBA)。学成回国后。他立志报效祖国。1939年至1949年先后在国立上海商学院。私立光华大学。国立临时大学任讲帅、副教授和教授。1950年起先后在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后改为上海财经大学)任教授,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主任、名誉系主任。娄尔行教授是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会计学家之一,是新会计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为排动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会计界享有很高声誉。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及顾问、中国成本研究会顾问、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成员,还受聘担任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和顾问。 60多年来,娄尔行教授长期坚守在教学岗位,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和教材。1950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成本会计学》,50年代中期主编出版了《工业会计学》。1984年主编出版《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向国内会计界介绍了西方会计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年还主编出版了《基础会计》,在书中对我国以往受苏联影响的传统会计原理和教材体系作出了重大改革。1987年,受国家审计署委托,总结几十年来审计学研究成果,主编出版《审计学概论》,该书荣列1988年度十大中文畅销书之一。这些教材甫一问世,就为众多高等院校采用,并获得财政部、国家教委等有关部门多项荣誉。 娄尔行教授积极倡导和参与会计教学改革。1981年起,针对当时我国会计专业设置过细、知识面过窄的现状,他提出了‘扩大知识面,培养广博而专精的人才”的指导思想,重新设置会计课程体系。在他的领导下, 1987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被评为全国财税系统先进集体,198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确定为个全国重点学科点。1992年,他以77岁的高龄,带领会计学系教师开展第二轮教学改革,教改成以排列财政部和原国家教委的高度肯定,并在财经高等院校中推广。他多次被评为教育系统的市级和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娄尔行教授毕生从事会计学研究工作,著述宏富、见解精深。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推动了我国的会计改革和会计教育改革。198O年,他率先组团与美国学者开展中美比较会计研究。1987年,他率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部分教师与美国学者合作出版了用英又撰写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与审计》,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会计和审计历史、现状及制度的英文版学术著作,成为国际会计界了解中国会计的一个窗口。他通过毕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会计学术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会计审计理论探索》一书中。娄尔行教授一生致力于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倾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培养人才才。他一生育人无数,桃李遍天下。他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来居上,扶持年轻人担任会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带出了一批在会计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会计学者。娄尔行教授一生致力于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倾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会计人才,上有人无数,桃李遍天下。他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来居上,扶持年轻人担任会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带出了一批在会计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会计学者。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1、汤云为 论重置成本会计、1987年2、张为国、会计目的与会计改革、1989年3、吴艳鹏 资产计量论、1990年4、周忠惠 论会计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992年5、陈信元 净权益会计理论探索、1994年6、孙铮 论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1995年7、张鸣 成本计量论、1995年8、章国富 论我国会计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1997年葛家澍 1921年3月生于江苏兴化。1945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毕业,获商学士学位。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56年晋升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在校内历任经济系副主任和经济学院院长。50年来,他致力于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在海外亦有重要影响。他先后受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委托,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会计基础知识》(1982年改名为《会计学基穿�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会计学导论》、《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会计学》等,发表的专著有《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课题,由他主笔)、《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他的个人论文集《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等8部。建国以来他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100篇以上。此外,他和他的学生林志军博士合写的“Economic Reforms and Accounting Internat ionaliz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发表在美国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 AND TAXATION第2卷(1993)上;他和学生林志军博士、刘峰博士三人还在日本西村明教授主编的《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计》一书中撰写了该书的第5章中国部分(1995年已出日本版)。由于他的学术成就,从1981年起,被聘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经济学)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前后共十年。他是我国1981年第一批授予的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系整个经济学方向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第一位审计方向的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和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由他指导的、来自台湾的博士生在1996年获得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是我国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联系人,指导了第一位进站做会计、审计研究工作的博士后。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1、林志军 会计的假定、假设、原则、1985年2、李松玉 完全历史成本计算的通用模型、1987年3、李若山 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与审计、1989年4、曲晓辉、论物价变动会计、1989年5、魏明海 基本会计理论结构、1991年6、陈少华 公司财务报告目标内容与表达方式、1992年7、李瑞华 中日会计比较、1992年8、何凡 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1993年9、黄世忠 股份制改造、1993年10、陈玮 论稳健会计、1994年11、刘峰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动制、1994年12、庄世虹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比较、1994年13、陈箭深 金融创新及其会计问题研究、1994年14、方荣义 商誉会计论、1995年15、李少波 税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研究、1995年16、李建发 论具有中国特色政府会计与财务报表体系、1995年17、涂春永 海峡两岸财务会计——准则与理论研究、1995年18、邓传洲 试论财务会计的现值计量基础 1997年19、林斌 不确定性会计 1997年20、刘宗柳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究 1997年21、陈光 现代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研究 1998年22、桑士俊 论企业分部财务报告 1998年23、项有志 企业兼并与收购若干会计问题研究 1998年24、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1999年25、李翔华、试论市场经济下的会计信息系统、1999年26、任永平、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1999年27、范永武、试论会计准则及其变迁——主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的思考、1999年28、刘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999年29.卢联生 两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与法律责任之研究 2000年30.吕胜光 国有企业新上市问题实证研究 2000年31.胡振超 论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 2000年32.刘玉廷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财务会计研究 2000年 余绪缨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会计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顾问,国际权威刊物《会计国际学刊》编辑政策部成员,原民盟中央委员、民盟福建省常委、民盟厦门市主委,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讣告语) 余先生,1922年8月出生于江西靖安,逝世于2007年9月23日上午7时。194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校客座(兼职)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会计国际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权威性会计刊物《会计国际学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编辑政策部成员(该部由从世界多国选聘的5名著名学者组成);中国会计学会顾问;财政部人才中心高级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与研究国际学会和加拿大学术会计学会会员。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级经济师评委会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厦门大学会计与企业管理系主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等职务。 1945年余先生毕业并受聘于母校厦门大学任教,从此开始了一生从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漫长学术生涯。岁月流逝,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余先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究领域:会计基础理论、成本、管理会计、企业理财、管理学 ●基本观点: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包括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 ●代表作品:《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企业理财学》、《管理会计学》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1、孙宝厚 会计系统论、1987年、2、陈国钢 论代理人说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88年3、陈双人 管理会计与控制、1989年4、黄礼忠 论国际管理会计信息与控制系统、1991年5、卢焕立 论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意义、1991年6、熊楚熊 增值会计学研究、1992年7、于文强 论国际管理会计、1992年、8、于增彪 行为会计基础研究、1993年9、毛付根 企业理财基本理论研究、1994年10、胡玉明 论资本成本会计、1995年11、怯来发 现代公司理财与财务风险研究、1995年12、陈胜群 现代成本管理论、1996年13、骆德明 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新管理体系研究、1996年14、孙航 战略管理会计、1996年15、傅元略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1997年16、林勇峰 现金流动制会计研究 1997年17、王大洋 An Extract of Potential Implemen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 Companies 1997年 18、张金良 企业兼并理论研究 1997年19.胡奕明 金融工具创新若干问题研究 1998年20.沈艺峰 资本结构理论史 1998年21.庄昆明 管理控制 1998年22、林涛、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问题研究、1999年23、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综合性评述与股利信号实证研究、1999年24、高培业、企业失败判别理论与实证研究、1999年25、xiao-li、lin、options、in、corporate、finance、and、internet(e-options)26、陈志升、企业创新战略问题研究、1999年27.贺颖奇 管理控制会计中长期激励理论研究——现代契约理论的一种解说28.聂桢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2000年29.丁鹏 可转换公司债券若干问题研究 2000年
lostangelus
现任系主任是王光远教授。个人简况:王光远,1962年出生于河北邯郸,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现石家庄经济学院)并留校任教;1987年和1993年在中南财经大学分别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3年8月被录取为我国首批文科博士后研究学者,并成为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博士后。现任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会计系主任;福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集美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高校客座(兼职)教授;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审计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教委经济学高级职称评委、福建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七届民建中央委员;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资料来源:厦门大学会计系网页至少,对提问的人负责一点,史继坤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系主任,和我们厦大无关。至于桑士俊,记得08年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没毕业,系主任是他来着,现在,厦大官网给出来的现任系主任是王光远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