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4

紫薯飘香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政府会计各章总结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谷鱼vegfish

已采纳

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一共六章六十二条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10月23日

政府会计各章总结

252 评论(8)

江河装饰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统称政府会计主体)。前款所称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本准则。第三条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第四条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等,应当由财政部遵循本准则制定。第五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有助于决算报告使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为编制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和依据。政府决算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下同)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债权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第六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第七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以政府会计主体持续运行为前提。第八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按规定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第九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同时登记外币金额。第十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第二章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一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第十二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现金流量等。第十三条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报告使用者决策或者监督、管理的需要相关,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十四条政府会计主体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十五条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政府会计主体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不同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确保政府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第十六条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第十七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限于以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第三章政府预算会计要素第十八条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第十九条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第二十条预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第二十一条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第二十二条预算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第二十三条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

133 评论(14)

邱shannon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复习资料 第一章: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和任务 一、选择判断 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中心的信息系统;P1 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指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政府财政资金、单位业务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P1 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既是国家预算管理的重要信息系统,又是各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P1 4.会计按其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可以分为企业会计和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P1 5.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社会福利领域和精神产品生产领域中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资金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包括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适用政府与事业会计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而是通过预算资金业务活动,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6.政府财政机关以各级政府为会计主体,对其财政收支进行核算和管理。P2 7.预算会计包括: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P2 8.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不同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资金活动主要表现为预算资金活动。P3 9.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基本上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属于非营利组织,其业务目标在于谋求最大的社会效益。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以收支结余核算为中心。P3 1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是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和单位收支情况的会计。它以预算为基础,以预算收支和业务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这就要求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指标体系、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设置,要同预算的收支科目保持一致,以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P3 11.以收付实现制为结账基础,这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结账基础。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对收入、支出进行配比核算,考核业务成果,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即:经营收入的确认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P4 1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主要区别在于:确认收入、费用的归属期。P5 1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监督和分析。P5 14.经常保持资金需求与供应的协调,是保证预算财务收支顺利实现的条件。资金收支的波动性决定了资金收支的不平衡性。P6 15.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各类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的会计。P7 16.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组成体系决定于政府财政、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的组织体系,并与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相衔接。P7 17.我国政府财政的组织体系与国家政府体制是一致的,凡一级政府便设有一级财政,从而形成一级政府财政会计;我国行政单位的划分决定于国家建制,凡是按建制设立一级行政单位,便形成一级行政单位会计。P7

12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