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1

东北小茬子52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专业建设沙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悠然1968

已采纳

会友。寓意为会计之友。

会计专业建设沙龙

210 评论(11)

家装e站邯郸站

中国中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初级(MAT)项目上海管理办公室曾经做过类似的文章,我转载一部分过来。自2014年10月,财政部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管理会计发展的全新格局。2016年6月22日,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更是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到标准,管理会计时代正全面来临。中总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下属一级法人单位,在管理会计的课题研究、总结推广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宣传培训等方面工作,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受财政部委托主持开发了中国版管理会计专业能力体系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1、为更好地满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成立管理会计评审委员会、理论与实践指导委员会。借鉴结合目前各专家库的情况,建立管理会计专家智库,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2、创建“中国管理会计实践创新平台”,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务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建设性的工作指导。3、创刊发行《中国管理会计》杂志,积极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建设,更好地总结、展示、传播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4、启动中国管理会计沙龙,适时选择讨论主题,针对性地邀请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和民企有关人员作主题发言。5、启动管理会计师培训,设置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级能力水平证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推进中国管理会计师队伍建设。(初级培训以线上为主,中级培训线上线下结合,高级培训以线下为主,特级通过评审选出)。6、为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继续进行管理会计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申报管理会计职业能力社团标准,发布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7、组织落实以管理会计为主题的论坛、讲座等活动,增强管理会计研究的活力;完善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的创新发展、实践落地。8、遵循管理会计人才发展规律,积极推动管理会计能力水平测试项目纳入到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90 评论(8)

jasmine7927

浅谈就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谈高职会计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能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的经济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适应市场需求,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进行会计教学改革。从市场调查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入手,对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注重人格教育、加强实践性、开放性教学,提高教师素质等改革措施。 会计专业作为传统的专业,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属于“记账、算账、报账、用账”的管家型人才,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行会计教学改革。 一、人才市场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调查 2006年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8.6%,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 (一)职业品质与职业素养 连续几年召开的会计专业人才交流会、招聘会,来招聘的单位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但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同时要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有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等。 (二)专业胜任能力 走访人才市场、浏览网页、报刊等媒体的'招聘条件,不难发现,现在的用人单位所需要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不是单纯狭义上所指的专业技能,也不局限于书本上那一套东西,而是多学科、多专业融合的综合能力。除此外,还应有随机应变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等。 (三)综合运用能力 调查多家用人单位反映:现在单位做会计,并非纯粹是记账和算账,而是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统计分析、秘书、人事等可能都要做,所以复合型人才受青睐。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不断提高,不仅看重专业技能,更看重综合素质。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基本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加上会计课程枯燥、难懂,严重影响到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申办高职会计专业以来,已有近10年历史。多次走访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较好,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如果安排一件工作给三个学校毕业的学生:高职生、本科生、重点本科生,高职生只会把工作尽力完成,本科生不但把工作按时完成,还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明清楚,而重点本科生则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写出分析报告,并指明下一步怎么办。这就是高职学生能力方面的缺陷。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基础较差,成绩参差不齐。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进入高职院校有悲观失望情绪,同时又受到整体环境影响,从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而成绩差的学生自制力差,当学习上碰到困难时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2.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以后,教材内容需要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不断更新,但教材更新的节奏相对较慢。使新准则、新规范、新改革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到课堂上来。同时,专业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复或交叉问题,人为地增加了授课时间,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知识结构存在局限性 部分教师知识面狭窄,不能灵活讲解会计理论,同时由于教师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使课堂所讲会计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由于受到会计专业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大部分专业课沿用“黑板+粉笔”口头讲授的教学模式,平铺直叙,方法单一,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此外,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困难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措施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将实践教学上升到重要的教学地位,力求培养具有较强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26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