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美黛子
会计价值观的内容即所包括的范围,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将财富观、人才观、时间观、审美观、效益观、信息观、竞争观、利益等都作为会计价值观的内容,后者只包括真、善、美、的四个部分。
狭义的会计价值观,因为其一,广义内容中的财富观、人才观等虽然都离不开价值判断,但毕竟与会计价值观的内涵不同,会计价值观只是指导会计主体选择某种会计行动,从而达到会计客体对会计主体满足的一种标志或境界的概念(观点) 概括,其内容比较抽象,又属实体范。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廉洁自律,首先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里是奠定廉洁自律的基础。人生观是指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其核心是人生价值问题。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价值的本质、功能、创造、认识、实现等有关价值的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公私分明。是指严格划分公私界限,公是公,私是私。不贪不占。是指会计人员不贪、不沾、不收礼、不同流合污。廉洁自律的天敌就是“贪欲”。
会计人员因其职业特点最易犯的就是“贪欲”。一些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图金钱和物质上的享受,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职业特权行“贪”。有的被动受贿,有的主动索贿、贪污、挪用,有的监守自盗,有的集体贪污,还有的以权谋私。
犯“贪欲”的根本原因是会计人员忽视了世界观的自我改造,放松了道德的自我修养,弱化了职业道德的自律。
知足知不足m
价值观也就是得失观、是非观、进退观,它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对于会计人才来说,价值观具有特殊的职业意义。这是因为,会计人才是专业人士,掌握着专业以外的人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专业人士与专业外人士的信息不对称,千百万大众的经济决策依赖着会计人才的判断,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会计人才的专业活动、专业判断就会失去准星,不但不能增进公众利益,反而会有害公众利益。指导会计人才专业活动、专业判断的价值观,即是职业价值观。
会计人才的职业价值观应归纳为四条主要内容:
第一,把维护公众利益,而不是自己利益的得失,作为专业活动、专业判断的出发点;
第二,坚守诚信、负责的道德原则,尊重事实,不发表没有事实依据和逻辑支持的意见;
第三,坚持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只就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发言;
第四,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不承接有利益关联的专业任务,即使是在企业工作,也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顺从违背法律和专业标准的指令。
番茄妹妹11
思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价值观,会计行业更甚,因为每个企业的会计人员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都是这个企业中十分核心的各种数据以及内容。
会计人才的职业价值观应归纳为四条主要内容:
第一,把维护公众利益,而不是自己利益的得失,作为专业活动、专业判断的出发点;
第二,坚守诚信、负责的道德原则,尊重事实,不发表没有事实依据和逻辑支持的意见;
第三,坚持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只就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发言;
第四,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不承接有利益关联的专业任务,即使是在企业工作,也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顺从违背法律和专业标准的指令。
飞鸟鱼虫菲菲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
正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医生职业道德的优劣影响的是一个或几个患者,而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厦)会计造假丑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该上市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该公司的股票在其会计造假丑闻败露后股价大幅下跌,使广大股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可见,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欢迎大家继续浏览更多的职业道德: 营业员职业道德规范 简述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 服务员职业道德培训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