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8

孑子孓COMIC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预算口径和会计口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乖肉球

已采纳

一般预算支出的列报口径:从拨付到实际耗费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拨款阶段,即财政按预算将款项从国库中拨付给主管部门,再从主管部门拨到用款单位;第二阶段为银行支出阶段,即用款单位从银行支出取存款,用于形成备用现金、材料储备或暂付资金;第三阶段为实际支出阶段,即用款单位直接支取款项用于消费或将材料、现金投入使用。对于已拨付到用款单位的款项,用款单位已从银行提取的部分即使未被实际消耗,财政部门也无法重新进行分配;在实行经费包干的情况下,财政部门拨出的经费,即使用款单位未从银行提取,也不能作为预算资金重新分配。因此,按收付实现制原则,一般预算支出的列报口径有以下两种:以银行支出数为标准列报预算支出和以拨款数为标准列报预算支出。在行政事业经费普遍实行包干以后,除下述情况以外,一般预算支出以拨款数列报支出。(1)实行限额管理的基本建设支出按用款单位银行支出数列报;(2)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包干支出和专项支出,平时按财政拨款列报,年终清理结算收回拨款时再冲销已列支出。对于收回以前年度已列支出的款项,除财政部门另有规定外,冲销当年支出;(3)凡预算执行过程中以预算资金预算拨以后各期经费以及会计年度终了前预拨给用款单位的下年度经费,拨付时均作为预拨款处理,到期再按规定的列报口径列报预算支出

预算口径和会计口径

156 评论(11)

阿里上市前

核算口径是指核算时所遵循的核算标准,主要体现在科目设置方面。

这是因为会计核算是在设置的账户中进行的,而账户又是按会计科目开设的,因而科目设置口径自然也就决定了会计核算口径。

核算口径就是指核算的标准尺码和规范要求。

在系统集成的时候,关键就是要保证核算口径的统一。否则的话,可能在两个系统中出的结果会有相互打架的情况。

虽然这只是误差,而不是错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仍然是不允许的。

扩展资料:

传统核算模式的核算口径固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核算口径固化:

1、会计核算科目固化。

手工方法下,传统核算模式的所有会计科目和级别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科目名称和打乱科目级别。

例如,管理费用的二级明细科目通常按费用发生地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再按费用种类设置,这种科目设置口径只能对管理费用按发生地点进行二级核算,而不能按费用种类进行二级核算。

反之,若二级明细科目按费用种类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再按费用发生地点设置,则又无法按费用发生地点进行二级核算。科目固化必然导致提供的核算指标固化,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

2、会计报表指标固化。

手工方法下,传统核算模式的会计报表格式是固定的,所能提供的核算指标也是固化的,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为了解决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不得不在会计报表后面附注大量说明,造成会计信息相关度低、冗余度大。

据美国会计专家预测,至2010年会计报表附注的平均长度将达到200页。可以想象,报表使用者从如此庞杂的资料中发现自己所需的信息是何等困难。

另外,传统核算模式中的资产负债表虽能提供有一定综合程度的核算指标体系,但也不过是一种固化的指标体系而已,实务工作中不可能改变这种固化的指标体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算口径

251 评论(11)

鹭鹭的宝贝妞

会计上所说的口径,通俗点说就是标准,考核和衡量的尺度。统一口径就是大家都用统一的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统一的记账方法,会计账务前后处理一致,是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比如,一家公司记银行存款设银行存款科目,而另一家公司记银行存款设别的科目,就没有办法相互比较,只有统一口径,才具有可比性。

32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