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23

橙橙小狐狸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利息保障倍数为1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洛林小叮当

已采纳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公式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分母:“利息费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并不单独记录,所以作为外部使用者通常得不到准确的利息费用的数据,分析人员通常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进行计算,所以存在误差。

扩展资料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息保障倍数

中级会计利息保障倍数为1

232 评论(15)

屁界的战斗猪

什么是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Times interest earned)又称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公式中的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利息保障倍数的作用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利息保障倍数的运用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关于该指标的计算,须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2)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3)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4)未收到现金红利的权益收益,可考虑予以扣除。(5)当存在股权少于100%但需要合并的子公司时,少数股权收益不应扣除。

332 评论(15)

小若冰MM

1、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务资本的安全程度。2、利息支付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是指公司以营业利润支付债息的能力,其计算方式是以公司通常为一年期间的税前、息前净利,除以同期的利息费用而得,故也称为利息赚得倍数。应答时间:2021-06-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273 评论(10)

小美人杰西卡

因为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大于1

说明税前利润不为负

这样企业是盈利状态

重点是此时企业是盈利状态

盈利

240 评论(11)

笑靥的梦魇

利息保障倍数等于1,安全系数是很低的。

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就极不安全了。

一般来说,利息保障倍数大于2,才是非常安全的

174 评论(12)

小泥格格

利息支付倍数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还有问题可以去新融网看一下,那边有详细的解释

233 评论(15)

琉璃跃跃

一、现金流量分析指标现金流量表以现金、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旨在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出、流入的信息,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进而判断企业流动性、获利能力。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一)流动性比率⒈现金比率=(现金+约当现金)/流动资产该指标旨在衡量企业流动资产的质量⒉现金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约当现金)/流动负债这个指标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严格。(二)偿债能力比率⒈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本息支出)该指标旨在衡量本期内到期的债务本金以及相关利息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支付的程,若比值小于1,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支付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息。若大于1,则说明足够于支付。⒉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指标旨在反映本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足以抵付流动负债的比率。⒊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现金利息支出该指标根据传统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利息杠杆比率变化而来,可反映企业变现能力及支付约定利息的能力(三)获利能力比率净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利润该指标旨在分析企业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量差异的变化,以便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的获利能力。(四)财务管理比率⒈流通在外每股普通股的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该指标旨在反映流通在外普通股的现金流量。⒉支付现金股利的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该指标反映现金股利宣布日企业年度内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支付本年度现金股利的比率。(五)充足性比率现金流量充足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偿付额+投资+股利)该指标衡量企业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以偿付债务,进行投资,和股利支付。若企业连续几年该比率均大于1,说明企业有较大能力可满足企业现金要求;若小于1,则需采取筹集资金或处置资产的方式补足现金余缺。为避免重复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一般采用5年的总数为计算单元。(六)效率比率资产的现金流量目标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企业每一元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

24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