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祥居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
(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收补贴款”所对应的金额,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在内销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付增值税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无锡一号
出口退税会计分录具体分录:一、 根据开具的出口发票:借:应收帐款---国外客户, 14400*7.9956(当日汇率)=115136.64贷:产品销售收入115136.64假设是退税率为13%的产品:还要转出未退部分:借:产品销售成本 0.04*115136.64=4605.47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605.47二、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三、收回账款: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贷:主营业务收入四、收到退税:借:银行贷:应收补贴款款--出口退税五、还有4%(或更多比例如退税9%的,要转出8%)要转入成本:(如上一里的)借:产品销售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六、进项问题: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看销项=不=进项,如果+上留底+进项税额转出大于销项就退税,小于就交税。内销和外销一起算, 税金在一起算。例如:1、你这个月进项税金600,内销是800,出口退税是400,哪么就是800-600-400=-200,哪么你退税就是200;2、再比如你一笔出口销售是100000,1、借:应收账款-国外**客户 10w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10w,2、进项税额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 10w*0.04 贷:应缴税金-增值税的进项税转出 10w*0.043、然后,计算应退税:借:应收补贴款10w*0.13,贷:应缴税金-增值税-退税,10w*.0.13(或者是其他税率)4、收到国外货款后:借:银行存款10w美金*当月1日汇率贷:应收账款-国外**客户10w美金*当月1日汇率,5、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0-(17-13)-X=?,期末留抵税额为?元注:本期进项是x;0.是上期留底;17-13是本期进项转出;?是期末留抵税额。千万等着把出口做对了后,再报增值税,不然和增值税申报表对不起来,可是麻烦的很啊
神之雪1314
在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申报退回的增值税等应做会计分录:借: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在实际零售到出口退税时应做如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你可以查
小七的妈妈
增值税方面。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应缴纳的增值税,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退税。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退回的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先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予以退税处理。1.企业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时,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2.按购进原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照退税率计算的差额借记“产品销售成本”,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特殊情况下,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部分可按规定退税。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消费税方面。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应税消费品或通过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按规定直接予以免税的可不计算应缴消费税。通过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时,如按规定实行先征后退的,按下列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生产企业,应在计算消费税时,按应缴消费税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实际缴纳消费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应税消费品出口收到外贸企业退回的税金,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