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78

张祝君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假账的背景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烤鸭的小猫

已采纳

会计造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的为了偷逃漏税而少计应税收入或应税所得等,有的为了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而少计利润,有的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或者股票筹资而多计利润,有的为了经营层的经营业绩而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等等等等。因为有了通过会计造假带来利益的可能性,就出现了会计造假的需求和动机;因为造假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现实成本和潜在成本)很小甚至为零,于是会计造假就会付诸行动和实践。总之,能够获取现实利益而却又不需承担高额成本,才是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的根本性原因。所以,要治理会计造假问题,必须加大造假者的造假成本,使其因造假而需承担的成本远远高于因此而获得的利益,从而使造假者失去造假的利益需求。当然,要完全解决会计造假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会计假账的背景

105 评论(11)

坚吃不懈1208

会计师不应该做假帐,这是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只所以做假帐也无非是领导要求,为了保住工作

321 评论(14)

Lemonice柠檬冰

从会计学原理来看,“账”指一种符合特定会计技术要求的经济主体真实经济活动的书面记录。“账”是报表的基础,有总账和明细账之分。总账来自于明细账,明细账来自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来自于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最原始记录,有来自于经济主体外的原始凭证和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自制原始凭证。账务处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差错,从而造成对外公布的报表数据失真。当差错,尤其是重大差错是由财务会计报表决定者主观故意造成,则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就形成了。可见,假账(虚假财务会计记录)是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基础,因此,假账问题特别引人关注。

244 评论(8)

慵懒安静的阳光

现在的企业一般都是个人企业,如果你不能使公司或者企业少交税,也就是合理避税,那么你就面临下岗我说的很实在

120 评论(10)

芳芳Flora

我认为原因是因为公司的压力在迫使他们做假帐.否则每一个会计人员都不会做.因为他们都知道作为会计人员是必须如实做帐的.

349 评论(8)

josephine383

我认为是国家政策的原因,现在的公司都是惟利是图,但在国家高税收的情况下,公司为赚取高额利润,利用国家政策的漏洞,或制造假象,来逃税漏税。其中就有利用会计来造假

85 评论(14)

泷泷大魔王

理论上说,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和核算原则,不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实际情况的都算假账

102 评论(10)

黄朱朱妈美女

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原因(一)一些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职业道德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二)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那么大部分会计人员自己是不会主动造假的。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统统是造假大王。这些案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三)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四)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在日常工作中,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

34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