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懿727
在权责发生制(与之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核算方法下,对当期应承担的但尚未取得发票结算的成本、费用进行计提,以确保相关业务内容计入当期,与收入配比。一般情况下,需要计提的费用分如下情况:一、跨月费用:当月发生的日常费用,如差旅费、电话费、水电费或招待费等,因出发人员未返回、当月不能及时开具发票等原因,相关费用不能及时结算入账,属跨月结算的费用,为使用此类费用计入当期,必需进行“跨月费用”计提,可通过各部门提报,审核签批入账;二、季度、年度费用:按行政事业单位要求,需在季度末、半年度末或年度末缴纳的行政性费用,如需在季度末或年末一次性缴纳的排污费、水资源费等;三、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此类费用,也有“计提”性质,需要按一定规则,在每月末结账业务处理前,计提相关费用入账,同时具有“摊销”性质;四、工资、社保费用:因当期不能及时核算出准确的工资数额及实缴社保数据(当然,一些企业此类费用可以当月即核算出实际数据),每月末结账前,需对当期应承担人工成本进行计提,在次月实际核算出数据后,再冲减计提费用“应付工资”、“其他应交款-社会保险金”等计提项目,并进行差额调整;五、贷款利息:因贷款利息不能及时取得发票结算,需要当月计提:“财务费用-利息”,在取得发票结算时,进行冲减。六、税费计提:对当月应交纳或应承担(有的是次月缴纳,有的是季度、年度缴纳)的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费进行计提,在实际申报缴纳的月份进行冲销。七、其他,在权责发生制下,应由当期承担,但在后期才支付或结算的各类费用。
朱迪迪迪
计提各项费用是会计的一种业务。税金依据是本期(本月)销售额(增值税的进项、销项税抵扣后余额),个人工资总额,企业利润等数据计算出来的,不需要领导批准,这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计提工资一般根据劳动部门提供的“工资单”编制会计凭证,如果工资比较固定,财务人员也可以比照上月情况计提。上述计提的目的都是为了本期的财务核算需要,如结转成本、费用,计算利润等,所以月末财务人员都需要做这些转账凭证,完成各项计提项目。计提和缴纳、发放有时会出现时间差异,为了会计核算而在月末前先计提出来,之后再缴纳或发放。这就是为什么要计提的主要原因。
晶莹剔透0702
1、如题所述,一般应视所在企业经营状况结合一向常规财务处理而定;2、在实际工作当中,年末应检查归属于当年度成本费用开支而未能取得相应确认凭据诸如发票等合法票据的,对所牵涉各项开支进行成本费用计提处理,例如:12月份的水电费用开支(在年末结账前仍未能取得结算依据及发票),按企业内部制度应于当年度列支的奖励金等人员费用支出(在次年初按照既定标准计算发放),应于当年度列支费用的常规开支:例如租赁费等业务支出,具体项目应根据企业经营业务进行确定;3、提问者应予留意的是,基于会计一贯性原则,相应计提项目应于每年末均采取相同的会计处理,而不应随意变更计提方式,否则将产生纳税调整情形;此外,计提的会计科目一般采用“其他应付款”等恰当的科目;4、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核实,依法操作。
liuruojing
1、计提折旧2、计提工资3、如果有长期待摊费用,需要计提4、如果有提前预付或者以后累积支付的各种款项,例如房租等,需要在受益期分摊或计提5、如果有无形资产,需要每月摊销6、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