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6

greenxixi50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人人都有会计思维感悟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顺宏冷暖-MISS冯

已采纳

每个个体或组织只要在这个经济社会生存,那必然就会涉及到如何管理好“钱”这个财务问题,只是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把财务作为单独的一个技能或者思维去管理和强化。单就个人来说,一个人从哪里获得金钱,如何又把钱花出去,花钱途径是选择消费、投资、理财、购买保险还是储蓄。这就是财务上最基本的现金流的问题,把它用表格呈现出来,就是简单的财务“现金流量表”。再比如说一个家庭,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劳务、转让资产等等,支出包括日常生活油盐米醋、教育培训、电影音乐娱乐消费等等,每月或每年总体计算一下,看看这段时间家庭总的收入减去总的支出,剩余部分就是家庭净收益,或者叫此段期间的家庭利润,把它用表格呈现出来,就是简单的财务损益表(或利润表)。如果你能在做活动决策时都会思考一下此事项对金钱有什么影响、是个赚钱还是赔钱的买卖,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开始走上“财务思维”的康庄大道。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凡事都想想是赚还是赔,要花多少银子,又能收到多少金子,最后能留下多少钱。这就是培养财务思维的最基本思路。什么是财务思维?很多人可能一听到“财务”二字,立马就会头大,说财务全是会计金融税法的专业术语和一大堆数字,“剪不断,理还乱”,简单一接触就会让人生烦。其实除了数字本身比较枯燥、单调外,还与我们这些财务从业人员自身比较喜欢“内秀”有关,大部分财务从业人员都和我差不多,不擅长交际,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长期以来,这就造成了外界对我们财务从业人员的一个直观看法——木讷。其实,我们都是内秀(宅男、宅女),时髦一点就是“闷骚”。呵呵呵,得罪同行了!财务思维,简单解释就是个人或组织在做决策时把损益、现金流等因素考虑进去,这就是拥有了财务思维。至于以上因素考虑的是否全面合理,那是后期自身能力和修炼的问题,而不是思维的问题。不管是开拓新市场,还是收购新公司,决策者脑海里总是会想着这单到底能挣多少钱。有了这个念头,收购企业或开发新市场时,必然每天更新企业的估值和收益表,对成本、收益、净资产等各项进行估值时也是慎之又慎,以免花了冤枉钱。财务不是仅仅局限在历史数据中,还非常关注未来的发展。财务包含范围相对比较宽泛:会计、税务、融资、预算、计划、内控和统计等等。如果把财务仅仅定位或者局限在以前账房先生的记账范围内,单位财务部门将失去其大部分功能;这就相当于企业聘请了一个著名的俄罗斯大力士,但仅仅是让他坐在传达室看大门,同时还嫌弃他拿工资。日本资深会计师安本隆晴在其著作《人人都要有财务思维》中曾经提到:经营决不会永远一帆风顺,若不能觉察到伴随而来的风险,并且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无法持续或发展下去。这时候如果用财务思维,将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用财务思维去思考、考量一家企业,所得到的数字非常有帮助。财务报表是经营者一段时间的成绩单,也是反映公司目前状况的镜子,就如同体检一样,你自己或许没有注意到有问题,但当体检时出现了“异常数值”,就有必要加以注意了!财务概念辨析1、“有利润”≠“赚到钱”企业发展是为了赚钱,但是否真正赚到钱仅看利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看现金流。假设,你有一套房子购入时80万,现在出售150万,约定购买方半年后付款。现在问题来了:出售房产这个行为产生利润是70万(150-80),但当期现金流入为零。表面非常好,就是没收到钱而已,但如果你因为意外原因急需150万现金,没有现钱就会导致个人破产,这时就会看到问题表面下面的陷阱。现金为王,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更为重要。如果只看账面数字,盈利一大堆,这显然是仅仅停留在会计思维。必须从数字当中跳出来,认真分析现金流,这样才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企业死亡往往不是因为利润少,而是因为没有现金,转不动了,导致瞬间死亡。既要考虑利润,又要考虑现金流,这才是真正的“财务思维”。2、“资产”≠“财富”大家判断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资产大小的常规观念是看其财务报表中总资产数据的大下,但仅仅拥有更多的总资产不一定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总资产中包含大量无用、无效资产,这不仅不是财富还有可能是负债,因为你可能为了维持它们还要支付保养费。所以我们一定要澄清的一个观念就是:资产不等于财富。我们总是认为拥有更多的资产,我们就创造更多财富。其实一个公司最值钱的是创造收入的能力,因为所有的公司资产归根结底都是沉淀的成本,而成本就要看客户愿不愿意为其买单付钱。所以说,财富其实是取决于资产最终转成多少收入的能力。3、“控制成本”≠“一刀切的砍经费”若销售额不如预期或者企业内资金比较紧张时,企业首先就会想到要控制并削减成本和费用。谈到削减费用时,马上想到的就是活动削减策略。“因为停止原本计划的活动,本部门可以削减10%的经费”,这是很常见的案例。如果同样的活动可以用别的方法低价完成倒还好,假如不能用别的方法解决,营业额将会随着活动的萎缩也变得越来越低。显然,控制成本和费用不能进行“一刀切”的模式,需要依科目、项目和内容,一一进行分类分析、分类检视,查看是否还有改进改善的地方,进行分类控制削减。例如:广告宣传费或促销费等直接与营业额有关的费用,就不应该单纯地“一刀切”进行删减,不妨全部从头检视过去的做法,然后比较并分析削减各项费用后的结果,全面变更做法。若以“一刀切削减30%”这种方式来实行成本空管,也会削减了真正有必要的经费。最厉害的成本控制削减方法是“花更多的钱提出更赚钱的策划方案”,日本麦当劳控股公司社长原田泳幸,曾在他的著作《不断胜利的经营》中说到:“削减成本就是“花更多钱,提出更赚钱的策划方案”。经营越是险峻之时就越要讨论花更多的钱去投资,若不如此,以后就不可能复活了。”不要被一直以来运用金钱的思维拘束,要思考用什么全新的方法来运用金钱以提高营业额,有必要彻底想清楚并慎重实行。4、什么是成本?成本的概念是什么?成本概念分为传统会计上的概念和经济学上的概念,我们既要学会区分也要学会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哪个概念去解决问题。传统会计范畴中定义:(1)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2)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3)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传统会计范畴中的成本概念比较容易让人理解,也是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挂在嘴边的成本内容,但是这个传统会计成本的概念和内容在给财务管理做决策时却常常形成误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看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其他目的所牺牲的最大代价。它和财务管理中机会成本的概念基本一致,也是财务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我们每个人,特别是财务从业人员一定要学会区分并能熟练运用这两个概念。简单说,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一个资源,它有若干的选项,被选中的那个选项,它的成本就是那些所有落选的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做个有战略大局观的财务人员当下,只关注历史数字的财务人显示是要被淘汰的。为什么这样说?如果你不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不了解公司业务市场行情,你怎么能做出准确、客观地财务报表。退一步讲,就算报表的数字毫无错误,但是对企业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财务人员的战略大局观来自于对所在行业以及对公司业务的理解。有了战略大局观,你才能从数字的局限中脱离出来,关注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从而确保你提出的财务决策对整个公司的发展是有益的。

人人都有会计思维感悟

198 评论(12)

爱做美梦的鱼

你是否是月光族?是否有盲目购物的经历?是否有看到打折就疯狂的买买买,但是买回来后却没有任何用处,将之丢在一旁?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层的我们,或许每个月都会经历这样的死循环。阅读过本书《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后就可以解救我们于浪费的苦海中。 《如何有效阅读管理每一分钱——用会计思维增值你的财富》这本书是由小山龙介和山田真哉合著。如果你读过《整理的艺术》那一定了解小山龙介,他不仅是一位整理达人,对于会计他也有独特的见解。另一位山田真哉曾在大学毕业进入心仪的企业工作,但由于对于会计不了解,在入职不久注意到公司业绩惨跌,三个月后毅然决定辞职,其实因为当时公司在进行人事调整,所以才会发生这事情。经过这件事,山田察觉到了会计的重要性,于是有此书问世。 文章中贯穿的理念或者说是实践:“黑客家庭理财簿”、时刻涉及到会计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大局观。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记账的习惯,其实我从大学开始就陆续的进行记账,但是只是机械的去记每天的花销,却没有用心去分析,自己应该调整的地方。现在我也是有每天坚持记账,不过已经开始从中找问题,没月都进行调整。看过《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后,我也觉得黑客家庭理财簿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有过记账习惯的朋友都知道,每天都在细碎的记账,有时忘记了可能就对不上总账了,自己会绞尽脑汁去想自己的钱花哪去了,还挺难受。如果试用家庭理财簿的方法,有这么两点好处可以给到大家。 1、可以大幅减少记账的时间,只是记录一个大块的内容; 2、可以提高效果,看着自己的钱增多,心情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有几个方法可以把握你的流动资产:一、现金余额法——小猪存钱罐效果 此方法只需要记录当日的资产余额就可以了。书中因为都以日本、日元为例,我们可以根据人民币情况切换一下,同样适用。当然,当下我们的钱可能四散的每一处都有,可能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具体有多少钱,那下面的一个事情需要你在用现金余额法之前就完成下面这件事。 清查自己的银行卡,饭卡,公交卡等余额,还有在某宝等其他投资途径中的余额。 整理到excel表格中,清晰可见。接下来就是需要实际操作的内容: 1、每月只取一次现金(大概计算好需要的花费); 2、消费固定好一张银行卡(购物、吃饭等); 3、储蓄单独一张卡。 这样每月下来,根据消费记录,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钱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也是本书中提到的 预存费用型预算管理术。 只消试验一个月,就会清楚的了解大概月花费大概是多少,自己心里也有一个预算了。 每月的结余可以转到储蓄所用卡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卡里就会有很多的money了。 二、无视零钱的“纸币法则” 日元中有很多大额硬币,人民币中也有很多小额的硬币或者一些零钱。在家庭理财中,我们可以暂且无视零散的硬币,可以自备一个存钱罐,把硬币每天回家整理出来,放到存钱罐中。 一些零头不足以影响大局,反而可能有时还会为这些细枝末节烦恼。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惑,硬币非常不好携带,还挺重挺零散的,我是有这样的困扰,所以每天回家会把买菜等的零钱全部投到存钱罐中,这样平时也不用把这一部分记入到你的账本中,但是它也并没有消失,还是在你自己手里的。 余额管理带来的“存钱罐效果”。 此前提到的余额法则,可以让你切实的感受到自己的钱越来越多了。平时我们记账的法则是每天我们的花的钱在增多,自己本身有的钱在减少。现在改变一下方法,会让自己在愉悦的心情中记账, 会加大记账的热情 ,也能让我们自己知道,钱到底去了哪里。 《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这本书中,涉及到很多会计相关知识,如果你要学习会计或者已经在会计行业中,真心的推荐读一读这本书。我们平时实在应该掌握一些会计的相关知识,然后不断的在实际操作中实践。 一、房产相关理财内容 本书中涉及到了关于买房还是租房的这一话题。我一直根深蒂固的想法都是要有自己的房子,虽然国内房价一直都是水涨船高,但与其说总是交着高额的房租不如贷款买自己的房子,这样也不用隔三差五的就要搬家,总是不那么稳定。 书中的理论是说要考虑好折旧然后再决定买房。日本的房产是先买地然后再盖房,当然也可以说直接买成品房,但除了高层公寓外的其他房产包括土地都是归买房人所有的,里面就涉及很多内容,所有作者认为是租房更划算。 在中国的话房产又另当别论,但由于我对于房产方面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就不多加分析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找来这本书读一读。 二、压缩"看不见的负债" 这一节的内容和“断舍离”相类似,也就是说:平时有些根本用不到的东西,例如:家具,书籍,衣服等等,自己平时不用但是还不舍得丢掉,一直占着空间。其实这样也很影响心情,可以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断舍离,把不需要的东西清理一下,有些书籍可以扫描成PDF版保存;不需要的衣物可以捐赠给有需要的贫困地区等等。 一、节约下来的钱才是存下的钱 1、人特别容易被百分比所迷惑 不信你选择从下文中选择一下: 1)1000元的商品打0.1折 2)100元的东西打5折 很多人都自然而然会选择第二种,因为看起来折扣很大,其实如果从绝对值来看的话肯定还是第一种更划算,所有很多时候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要看最后的 绝对金额 。 二、日常生活中的陷阱:“一杯拿铁的钱”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习惯,每天上班前要到星巴克等顺手买一杯拿铁,仔细想一想,一天一杯拿铁,一年算下来要多少钱?,我们经常在不经意间就把钱浪费掉了。如果养成习惯,会慢慢的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花掉的钱也没什么感觉了。 这种不经意的小钱,在《自动成为百万富翁》中称为“一杯拿铁的钱”。David Bach在书中指出,想要成为百万富翁,与其绞尽脑汁地去想如何赚大钱,不如每天省下“买一杯拿铁的钱”。 三、小心掉进“非日常生活中的陷阱” 有人会想问:什么是非日常的生活?比如:出国旅游,看演唱会等。 我们平时在国内的时候省吃俭用,可一出国就会忘记在国内的生活,不停的买买买,好像东西不花钱一样。一到旅游胜地,想要留下点美好的记忆,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就感受不到花钱的心痛了。 再有看演唱会,追星等,平时不会用到的东西,也会在演唱会时花大价钱买下来,比如:T恤,纪念品,画册,周边产品等等。 如果不想掉进陷阱,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无论国内国外,应该一样对待。当然,买点纪念品或者一些相对国内来说更划算的可以买一些的,但是也要注意货币单位哦! 一、保存购物小票,家庭财务记录瘦身法 那么我们如何记录呢?当然就是购物小票。平时我们去超市购物,商场购物等等,都会有购物小票给到我们,这些你是不是随手就扔掉了呢?其实这些小票完全可以保存下来,通过这些小票的消费就会让你提高节约意识。 小票可以保存在看得见的瓶子里或者透明的夹子里,让你随时看到,就会提醒自己,这月要节约了,已经花费很多了等等的意识。 二、钱要优先用在自己身上 钱要优先使用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你是否能成为有钱人的分水岭。就是“四分之一自动转账存钱法”。但是这个也要根据目前你的工资等收入水平来绝对,最开始可以尝试少转一些,如果收入比较高,那可以再调高比例等等。 一、不存在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要想获得高回报,那必然也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的。这是投资的一大原则。即使有这类“好”的投资项目,可能你也接触不到,所以,首先我们就要变成有钱人,这样才能进入这个圈子,接触到这样的信息。 二、“优先还贷”的原则 这个原则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界定,当然如果说你有房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计算是否提前还一部分贷款对于后续是有好处的。 三、投资不分散,资产要分散 巴菲特的做法是:把所有鸡蛋都谨慎地放进同一个篮子里,而且还是长期存放。 但是我们目前还没用如此深的道行,那就要管理好自己的资产,要有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根据市场的状况不断的进行调整。 四、长期复利投资,让时间帮你赚钱 有没有听过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复利投资,即使利率偏低,只要经过多年运作,也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当然一定要 选择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并且根据市场的行情来买入卖出。 读过《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这本书,对于我在会计方面的理解有了一个提升,也对于家庭财务管理,投资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透彻的了解,会计思维方式注重大局观,一定要进行实践。在日常生活也好,工作中也罢,真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懂一些会计思维,可以提升我们的格局。

226 评论(8)

独爱陌可可

财务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会计们做账的技术、技巧,《通用财务思维:人人都成财务高手》书中明确对财务思维的含义做了正本清源,并提炼了财务思维的底层逻辑,其实财务思维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便于人们更好的看待和应对各种事物,所以说人人都要有财务思维。

147 评论(9)

醇香麦芽糖

人人都要有会计思维》号称非专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思维教科书,本书的作者安本隆晴先生,优衣库柳井正社长心中“改变优衣库命运的重要人物”,用会计思维缔造企业的发展神话。这本书用及其朴实无华的文字,深入浅出的教导我们如何运用会计思维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如何运用数字分析了解企业的过去,监督现在,预测和展望未来。 一、会计思维引导企业价值最大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达,企业间的竞争必将是激烈的和残酷的。当前,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问题,其中比较具有普遍性的是企业的经营决策仅凭经验感性判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定量分析,如果不想一辈子只能当基层员工,那就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自觉地应用财务思维来考虑盈亏,风险、发展等企业问题,努力提高决策能力。 “会计思维”让优衣库迅速成长,早前的优衣库离制造零售业相当遥远,只是从普通的制造商那里批发商品来销售的小零售店,商品的种类、陈列方式及店铺的运营方式等都是每家分店各有不同,乱七八糟,一直难以朝标准化方向发展。从本书作者接手筹备上市的咨商工作开始,重点聚焦在从会计思维观点分析的事件上,创立了“四本部体制”--“商品部”:进货后将商品配送到各店铺;“营业部”:统率店员店长运营店铺;“管理部”:用数字管理整个公司会计思维的总管;“展店开发部”:寻找开店地点,签约并设计店铺。优衣库的所有员工原本都以柳井正社长为中心呈同心圆状排列,用会计思维架构公司后,部门组织结构才变得清晰,才能得以发展壮大。 二、数字思考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 善用“数字魔法”,不用猛开会、狂加班,也能实时解决问题。身体健康检查诊断结果会以指标(数值)表现出来,若超过标准值的范围就会被认为是“身体出现了异常”,如果出现症状或许还能理解,但是没有症状出现时,结论就是“经观察疑似是XX症”,让人感觉如芒刺在背般不适,诊断公司经营状况的经营分析指标也一样,很难一概去判定“XX比率超过了百分之多少就是异常”。然而,根据“与其他同业公司的比较分析”或“自己公司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分析出收益或成长倾向于哪种程度。 把所有数字排开,让营业状况一目了然。把从营业额、销货成本、毛利(营业总利润)、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营业收益、税前净利等损益表上的科目,到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存货资产、有形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借款(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纯资产、总资产等资产负债表上的科目全都排开,看看数字增减的演变,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三、关键数字激发企业发展行动力 大企业中,每个月必须定期开董事会时报告每月的决算,中小企业也会比较预算和每月决算的实际值,进行差异分析,选对经营分析指标,并将其放在决算报告中,随着每个月指标的变化,就可以看清楚很多东西。 具体来说,把每月与累计的预算实绩表与资产调度预定表、经营分析指标之外,可以再加上“订单余额”“操作频率”“合格率”“客流量”“顾客投诉件数”“ROE(自有资本报酬率)“契约数”“缺货率”或“运营现金流量”等对自己公司经营很重要的经营指标,制作成像仪表盘一样的图,做成任何人都容易理解的信息或警告信号,根据这个仪表盘图,可以更好地“加速”、“踩刹车”和“转动方向盘”。 通过这本书,能让经营者乃至员工、甚至各个领域的商业人士都能理解会计思维的重要性,并在这个对经营者来说如同暴风雨的逆境时代中,对公司的大幅成长有所帮助,把经营过程数字化,每天观察,就能看出变化,根据变化采取应对措施,数字就会发生变化。

150 评论(10)

阿迪思念

链接:

贾宁财务思维课。财务报表就是地球上所有公司对内和对外沟通的通用语言。财务报表反映了公司经营的状况,反映了公司战略的意图,反映了公司价值的未来。同时,它也隐藏了公司所有的雄心和企图,隐藏着所有的理念和选择,也隐藏了花招和欺骗。这个世界一直在奖励有财务思维的人。

课程结构

第一部分 表征:呈现公司经营活动

资产边界:属于你的就是你的资产吗?

第二部分 找钱:融资与管理

经营决策:如何筛选有效财务信息?

第三部分 花钱:投资与分配

固定资产:买、租、还是借?

......

32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