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9

小妖乐乐10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利润板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家姑娘0122

已采纳

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

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平时实际发生的对外交易计算而得的。企业每发生一笔对外交易,就加以记录。每笔经济业务在记录时都涉及定时和计价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某一特定期间的费用成本与有关收入进行恰当配比,以便及时计算利润。

企业在计算会计利润时,要运用诸如应计原则、实现原则、配比原则等会计基本原则。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计算而得的会计利润,可以反映出多种会计信息,如销售收入、费用成本、销售利润、营业利润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预测企业未来的损益,都有较大的帮助。

扩展资料:

会计利润的缺点:

会计利润也存在着缺陷。由于会计利润在其计算过程运用了大量的估计和判断,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就需要根据有关资料估计和判断其使用年限;

再如应收账款的坏账费用,也需要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作出估计和判断等,这使得计算出的会计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估计和判断的结果。

又由于会计利润在其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会计准则均允许的会计方法,如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等,这使得计算出的会计利润更带有人为的色彩。

对于会计利润的上述缺陷,一般认为可以通过完善会计准则等办法加以克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板书

235 评论(8)

魔女小楠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172 评论(10)

微凉菇凉

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定额补贴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109 评论(12)

菲歐娜小盆友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顾名思义,就是公司主要经营的收益,如产品销售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指租金等。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这里因为费用已经单独列出来了,所以不包括在成本内

1、计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的话用减)+投资收益

2、计算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若为亏损,利润总额以负数填列。这里的营业外支出与收入是指无需企业投资的项目,比如政府的补助或者罚款。

3、计算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其实我们只要记住是所有前面计算结果去掉税费。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计算利润率方法

1 、先了解下利润表的构成,它分别由主营业务利润,经营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构成。

2 、就可以根据自己对不同企业运营阶段的利润需求,来选择参照依据。

3 、企业利润率的内容上,往往是对净利润的考量。

4 、企业当期的净利润/当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就可以算出企业当期的利润率。

5 、单位利润率,而且是估算,因为这其中的许多因素都不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利润

13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