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帅LED照明
账面成本 可变现净值第一年末 25000 23500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5000-23500=15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500贷:存货跌价准备 1500第二年末 30000 26000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000-26000-1500=2500元注:由于上年已提 1500元,故本年应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减去去年已提部分,以确保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4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500贷:存货跌价准备 2500第三年末 32000 31000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2000-31000-4000=-3000元应转回之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00元,确保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1000元。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0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000第四年末 33000 34000由于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故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全额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0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000如不清楚对应关系,请画个“丁字账”,按照以上分录逐一登账,这样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希望我的回复对您有用,望采纳!万分感谢!
君绮罗222
1、2009年,应提取跌价准备50000-45000=5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 贷: 存货跌价准备 5000 2、2010年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75000-67000=8000,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5000。所以本期发生额=8000-5000=3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 存货跌价准备 30003、2011年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100000-97000=3000,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8000,所以本期转回=8000-3000=5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5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04、由于2012年存账面价值120000小于可变净值122000,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为0,期初余额=上期末期末3000,所以,应转回3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
初夏红豆冰
3)2011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应为3000,应冲回5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解释:成本100000元<可变现净值97000元,所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0元(100000-97000),原来已经计提8000元,需要转回5000元,要以已经计提的5000元为限。
幸福、定格
1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002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500(4000-1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00(因第一年末已计提1500)3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0(1500+2500-1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000(因第一年末已计提1500,第二年末已计提2500,转回多计提3000)4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0(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Herculeses
2009年,应提取跌价准备50000-45000=5000。借:资产减值损失5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2010年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75000-67000=8000,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5000。所以本期发生额=8000-5000=3000。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2011年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100000-97000=3000,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8000,所以本期转回=8000-3000=5000借:存货跌价准备 5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0。由于2012年存账面价值120000小于可变净值122000,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为0,期初余额=上期末期末3000,所以,应转回3000,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扩展资料会计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资产类、成本类、损费类这三类科目都是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收类这三类科目都是减少在借方,增加在贷方。1、资产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分为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2、负债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股利以及预提费用等。3、所有者权益类: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4、成本类: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劳务成本等。5、损益类: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损益类科目又分为损收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损费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