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0

潘潘大小J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闽宁对口扶贫会计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嘟嘟呀呀

已采纳

电视剧《山海情》已经收官,豆瓣评分高达9.4,可谓又是一部国剧之光。《山海情》之所以获得这么大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优秀的制作团队,还离不开剧中演员用心诠释的每一个角色。这每一个角色,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原型的。 一、马得福原型谢兴昌 《山海情》中,马德福原型是福宁村原村支书谢兴昌,戏里马德福遇到的困难,他一样没少,在更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一步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闽宁村建村后,谢兴昌担任第一任村支书。剧中住地窝子、参加闽宁村的奠基仪式、盖菇棚、种蘑菇等剧情都是谢兴昌的真实经历。 二、凌一农原型林占熺 《山海情》中,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凌一农认为“谷贱伤农”阻止客商低价收蘑菇,自掏腰包垫付蘑菇差价的情节。其实,现实中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的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就是这么做的。 1997年,林占熺的菌草技术被国家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他攻克了种种技术难关,手把手指导当地老百姓种植。10年时间,当地1.75万户百姓参与种植菌草,每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直到现在77岁的林教授还在往返闽宁两地,从事他的菌草研究,而且已经把他的菌草种到了世界各地,连非洲的总统都来请教他种植技术。 三、张树成原型李双成 剧中张树成书记发生车祸去世,实实地给我们观众的心上挠了一把。不是编剧的有意为之,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2004年12月10日,李双成在工作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以身殉职。 2004年,闽宁镇的工作遇到重大问题,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欠债高达800多万,百姓围攻镇、县两级政府,51岁身患肾囊肿的李双成,临危请命兼任永宁县闽宁镇党委书记。2004年5月29日,三级扬水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1月,由于他在闽宁镇的突出表现,他被提拔到银川市任扶贫办主任,就在这最后的短短一个月,他还跑遍了银川市的10个吊庄,拿出了10个吊庄的普初计划、扶贫计划。 2005年2月27日,宁夏自治区党委作出《关于追授李双成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并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在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深入开展向李双成学习的活动。 四、吴月娟原型林月婵 姚晨饰演的福建援宁干部吴月娟,进行坡改梯增加耕种面积、给村民找免息贷款、安排劳务输出、帮凌教授解决飞机运费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都是,2015年被评为“感动宁夏十大人物”的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林月婵的所作所为。 每一批援宁挂职干部都是林月婵亲自送去、再亲自接回;每一次往返时,她还要带上一些家乡土特产品,顺路去慰问挂职干部。 从“移民吊庄”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菌草推广”到“招商引资”,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福建援宁的每一个项目里,都有着林月婵的心血和关注。只要碰到难题,不管宁夏还是福建,干部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先给林月婵打电话求援。所以至今,林月婵手机中储存的号码,最多的就是宁夏的。 五、陈金山原型樊学双 陈金山的原型是福建省挂职隆德县副县长樊学双。因为宁夏气候干燥,樊学双刚到这里时的反应,跟很多福建援宁干部一样,早晨睡醒经常发现自己在流鼻血。这一细节,剧中原封不动地还原了。 樊学双援宁两年争取资金7000多万,实施项目50多个,减贫带贫近3000户,助10个重点贫困村脱贫。解决好饮水问题,让4.5万群众喝上 健康 水。建村级车间11个,帮600多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争取捐款1800万,为闽宁协作22年来最多。 《山海情》中的大有叔、水花、尕娃、麦苗,都是闽宁镇中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也是闽宁人自己的故事。正是因为故事足够真实,人物足够贴近现实,《山海情》才成为难得的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剧集,再加上演员过硬的演技,不喊口号不说教,而是让观众直接沉浸在剧情中,带领观众一起去经历扶贫的艰辛和伟大,而现实中的扶贫过程,比电视剧更加艰苦。

闽宁对口扶贫会计

326 评论(13)

霸气Annie姐

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东部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指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闽南对口扶贫项目简介

1996年,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开展东西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决定全面开展闽宁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正式奠基。如今,闽宁村已成闽宁镇,人均年收入由500元增加到14961元,这个当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滩,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小镇。

帮扶离不开产业,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发明的用菌草种植菇类的实用技术,被列为最早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之一。上世纪90年代,林占熺带着菌草技术到宁夏,驻村帮助农民种菇增收。20多年前,刚从山大沟深的宁夏西海固搬迁到这里的村民们,既没见过菌草,也没见过双孢菇,顾虑重重。此时,敢想敢干的刘昌富带头在自家院子里盖起菇棚。

13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