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6

小路要减肥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2019初级会计存货减值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梦三只鸭

已采纳

备考2019年初级会计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掌握重要的考点,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学习初级会计实务考点之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1.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2.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3.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4.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二、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1.审批之前的处理(1)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等已经查实的数据资料,填制记账凭证,计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判断)(2)同时根据权限,将处理建议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2.审批之后的处理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损溢,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在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附注中作出说明;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金融不一致的,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一)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及其处理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但固定资产盘盈和毁损分别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该账户属于双重性质的资产类账户,下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该账户的借方登记财产物资的盘亏数、毁损数和批准转销的财产物资盘盈数;贷方登记财产物资的盘盈数和批准转销的财产物资盘亏及毁损数。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应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所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在期末结账后没有余额。(二)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库存现金盘盈的账务处理库存现金盘盈时,应及时办理库存现金的入账手续,调整库存现金账簿记录,即按盘盈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对于盘盈的库存现金,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按盘盈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需要支付或退还他人的金额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无法查明原因的金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2.库存现金盘亏的账务处理库存现金盘亏时,应及时办理盘亏的确认手续,调整库存现金账簿记录,即按盘亏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对于盘亏的库存现金,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净损失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按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净损失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原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借方的金额贷记本科目。(三)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存货盘盈的账务处理存货盘盈时,应及时办理存货入账手续,调整存货账簿的实存数。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对于盘盈的存货,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即按其入账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2.存货盘亏的账务处理存货盘亏时,应按盘亏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材料、产成品、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对于盘亏的存货,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净损失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按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净损失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原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借方的金额贷记本科目。巩固练习【单选题】对于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不包括( )。A.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B.向税务部门报告清查结果C.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D.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答案】B 【多选题】应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借方核算的是( )。A.盘亏的财产物资数额B.盘盈财产物资的转销数额C.盘盈的财产物资数额D.盘亏财产物资的转销数额【答案】AB今天的初级会计实务关于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的知识点就学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19初级会计存货减值

332 评论(11)

大筷子93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并行,与应收款相关的入信用减值损失

251 评论(9)

sunshine哒哒哒

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一)资产减值损失确认

1、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确定资产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所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做如下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减值准备

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应在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按恢复的金额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例:某公司20X6年末应收账款一笔,余额为1000万,按1%计提减值损失。

20X7年,若(1)应收账款全部收回。

(2)只收回990万。

(3)20X7年,全部计提坏账。但20X8已确认的坏账有全部收回,收回1000万。

会计分录如下

20x6年: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 坏账准备 10

20x7年:(1)借:坏账准备 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2)借:坏账准备 10

穿 贷:应收账款 10

借:银行存款 990

贷:应收账款 990

在(3)的问题中,你只是说全部计提坏账,并没有确认坏账,我觉得就做一个分录就行。

借:资产减值损失 990

贷:坏账准备 990

如果你的意思是计提了,并且确认坏账了,那就再做一个分录。

借:坏账准备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20x8年已确认坏账全部收回

借:应收账款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减值

228 评论(10)

天晴小卷XJ

2020会计实务1、计提时,借:信用减值准备(损益类,借加贷减) 贷:坏账准备2、冲回多提时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3、核销时,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4、重新收回时,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54 评论(8)

坏坏的小幸福

题主您好,之了为您解答~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我们都是理解为处置掉了哦。

希望能够帮助您,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93 评论(8)

shop移民Shero

应收账款没有减值准备,只会计提坏账旧准则规定的坏账准备计提,计入管理费用。

(1)应收账款全部收回。

(2)只收回990万。

(3)20X7年,全部计提坏账。但20X8已确认的坏账有全部收回,收回1000万。

会计分录如下 20x6年: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 坏账准备 10 20x7年:

(1)借:坏账准备 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2)借:坏账准备 10 贷:应收账款 10 借:银行存款 990 贷:应收账款 990

扩展资料: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1、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关于直接转销法,还应掌握以下两个要点:

第一,该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第二,在该法下,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应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然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备抵法

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即符合前述的三个条件之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至于如何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

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准备的计提(即坏账损失的估计)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首次计提时,坏账准备提取数=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1、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应收账款

14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