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9

水蓝冰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票据融资业务会计处理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oyaxiao12

已采纳

不属于交易性金融负债,属于应付债券 这个问题要分为三种情况1,平价发行;2溢价发行;3折价发行 发行费用应该计入财务费用

票据融资业务会计处理

190 评论(11)

歪歪悠爱福喔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借记收到的款项,贷记应收票据,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是指申请人(持票人)由于资金需要,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于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因此贴现一般情况下会有利息支出,如果该汇票有票面利率,在票面利息大于贴现利息时,就会产生利息收入,否则仍会产生利息支出。所以贴现时收到的款项与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入账金额)是不相等的,其差额实际上属于融资行为的利息,根据会计准则,应该计入财务费用。分录为: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财务费用(差额)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

251 评论(10)

猫19820728

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贴现额付给票据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应收票据的贴现根据票据的风险是否转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带追索权,贴现企业在法律上负连带责任;另一种不带追索权,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现结合有关会计制度对两种不同形式的贴现分别举例说明。

应付票据贴现亦称应付票据折价、买方付息票据贴现指企业通过签发票据凭以向银行办理短期性质的贴现借款。是指根据协议约定,买方(付款人)或卖方(收款人)签发的商业汇票,在由买方或买方开户银行承兑后,买方承诺由其支付贴现利息。

卖方持未到期的汇票向其开户银行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审核无误后,向买方扣收贴现利息,并将全额票款支付给卖方的一种授信业务。

所以应付票据贴现的利息可以计入财务费用当中去,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同时按贴现利息作转账凭证,其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扩展资料:

应收票据的分类按照到期时间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如无特指,应收票据即为短期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常出现于3种情况:

⑴应收账款延期;

⑵为新顾客提供应用;

⑶赊销商品。

长期应收票据因长期合同而发生,包括销售机器设备等大型商品、提供贷款等,中国尚无长期应收票据业务。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收票据和不带息应收票据。

带息应收票据是票面注明利息的应收票据,其利息应单独计算;无息应收票据是票面不注明利息的应收票据,其利息包含在票面本金之中。

应收票据的计价应以未来现金收入的现值计价,带息的短期应收票据的现值等于其票面本金,不带息的短期应收票据的面值就是到期值,现金值。由于现值与其到期值相关不大,不带息的短期应收票据均以其到期值计价。

长期应收票据以交换商品或劳务的公允市场价格计价,或以票据的公允市场的价格计价,如果这两种公允市场价格均无法确定,则以票据的现值计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票据

244 评论(11)

丹凤眼女汉子

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贴现额付给票据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应收票据的贴现根据票据的风险是否转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带追索权,贴现企业在法律上负连带责任;另一种不带追索权,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现结合有关会计制度对两种不同形式的贴现分别举例说明。一、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财会[2004]3号)(以下简称《解答(四)》)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后,以取得的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该类协议从实质上看,与所贴现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应收债权可能产生的风险仍由申请贴现的企业承担,属于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的借款,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解答(四)》同时规定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上述规定处理。《解答(四)》很好地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按照《解答(四)》,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企业并未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1.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实际支付的手续费)贷:短期借款[例1]企业收到购货单位交来2004年12月31日签发的不带息商业票据一张,金额900€E?00元,承兑期限5个月。2005年1月31日企业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带追索权,年贴现率5%。到期值 = 900 000 元贴现值 = 900 000×5%×4/12=15 000(元)贴现净额 = 900 000 -15 000= 885 000(元)借:银行存款885 000财务费用15 000贷:短期借款900 000[例2]上例若为带息票据,票面利率为4%。其余条件相同。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即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收票据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计提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其基本会计处理应为:2005年1月31日期末计提利息借:应收票据3 000贷:财务费用3 000到期值 =900 000×(1 + 4%×5/12) =915 000(元)贴现息 =915 000×5% ×4/12 =15 250 (元)贴现净额 =915 000-15 250=899 750(元)借:银行存款 899 750财务费用 15 250贷:短期借款 915 000这里是比照以取得的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的会计处理,因为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银行要收取的款项是915200元,先将贴现息作财务费用处理更加符合会计核算原则。2.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基本会计处理应为:借:短期借款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财务费用(未结算入账的利息)[例3] 例2中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2005年2~4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2005年5月31日尚未计提应收票据利息。2005年2~4月计提应收票据利息基本会计处理同[例2],每月计提利息3 000元冲减财务费用。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借:短期借款915 000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 912 000财务费用(未结算入账的利息) 3 0003.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若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银行将支款通知随同汇票、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送交申请贴现的企业,贴现企业有义务将有关款项按票据的到期值支付给银行。则基本会计处理应为:①借:应收账款(面值与票据利息之和)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财务费用(未结算入账的利息)②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银行扣款金额)[例4]例2中票据到期时, 因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企业现已收到银行退回的应收票据、支款通知和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2005年1~5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2005年2~5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基本会计处理同[例2] ,每月计提利息3000元冲减财务费用。票据到期, 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①借:应收账款(面值与票据利息之和) 915000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915000同时不再计提应收票据利息。②借:短期借款915000贷:银行存款(银行扣款金额) 915000[例5]上例中如果该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仅为500 000元。其余条件相同。第一笔会计处理同[例4] ①,②借:短期借款 5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二、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解答(四)》规定:如果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不负有任何偿还责任时,应视同应收债权的出售,按财会[2003]14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处理。《解答(四)》同时规定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上述规定处理。财政部《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2003]14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不附有追索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应收票据比照《解答(四)》和《暂行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考虑到应收票据不存在提取的坏账准备、贴现金额是按照考虑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下同)的金额后根据公式计算的等因素,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一般不会涉及到“坏账准备”科目、“营业外支出——应收债权融资损失” 、“营业外收入——应收债权融资收益”科目。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应收票据贴现值(即贴现所得金额)与账面价值之差额计入“财务费用”(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对已贴现的无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到期,因贴现企业不承担连带偿付责任,不作任何会计处理。1.协议中没有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下同)的金额。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借:银行存款(贴现所得金额)借或贷:财务费用(贴现所得金额与账面价值之差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现举例说明如下:[例6]仍以[例1]为例,企业收到购货单位交来2004年12月31日签发的带息商业票据一张,票面利率为4%,金额900 000元,承兑期限5个月。不带追索权,2005年1月31日企业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年贴现率5%。到期值 = 900000 ×(1 + 4% ×5/12) = 915000 (元)贴现息 = 915000×5% ×4/12= 15250 (元)贴现净额 = 915000 -15250= 899750(元)2005年1月31日期末计提利息借:应收票据 3 000贷:财务费用3 000贴现时:借:银行存款 899 750财务费用 3 250贷:应收票据 903 0002.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下同)的金额。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借:银行存款(贴现所得金额)其他应收款(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借或贷:财务费用(贴现所得金额加上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与账面价值之差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3.对已贴现的不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到期,因贴现企业不承担连带偿付责任,不作任何会计处理。总之,对于应收票据的贴现,应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解答(四)》和《暂行规定》的要求,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221 评论(11)

冰箱在说话

借:银行存款借:财务费用(贴现利息)贷:应收票据(如果你以前未作应收票据,你可以直接贷应收账款)

316 评论(11)

果冻爱之梦

应付票据贴现亦称应付票据折价、买方付息票据贴现指企业通过签发票据凭以向银行办理短期性质的贴现借款。是指根据协议约定,买方(付款人)或卖方(收款人)签发的商业汇票,在由买方或买方开户银行承兑后,买方承诺由其支付贴现利息。卖方持未到期的汇票向其开户银行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审核无误后,向买方扣收贴现利息,并将全额票款支付给卖方的一种授信业务。所以应付票据贴现的利息可以计入财务费用当中去,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同时按贴现利息作转账凭证,其会计分录为:借:财务费用贷:应收票据

169 评论(15)

奔跑的流沙包

“应付票据”在制度的使用说明中的表述为“本科目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的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因此它正常的核算对应科目有“物资采购”、“库存商品”、“应付帐款”等。时下‚ 原票据债务企业融资并不鲜见。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国票据业务签发56,873万笔,金额981,209亿元,约占全部非现金支付笔数的10%,金额的48%。商业汇票承兑、贴现、转贴现规模不断扩大(注)。在具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不存在真实交易而互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让债权企业用商业承兑汇票先向银行贴现,然后再将从银行取得的贴现款转划给原票据债务企业,从而达到票据债务企业从银行融资的目的。这种融资是通过的原票据债权企业而间接进行的。以融资为目的,从一开始就不以上述正常的真实的交易反映在会计核算上,我们看到的一些原票据债务企业的会计帐务处理和手续的情况如下:1.原票据债务企业的债权企业只一个时,(1)债务企业开出票据作,借:预付帐款—甲企业,贷:应付票据;(2)在收到转划的贴现款时作,借:银行存款,贷:预付帐款—甲企业。往来间除开开出的票据和收回贴现款时的进帐单无其他凭证。2.原票据债务企业的债权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时,(1)债务企业开出票据作,借:预付帐款—甲企业,贷:应付票据;(2)收到最后的债权企业转划的贴现款时作,借:银行存款,贷:预付帐款—甲企业。往来间除开开出的票据和收回贴现款时的进帐单无其他凭证。这样的帐务处理未能真实、明确地反映出融资的经济业务活动,而假以预付货款的面貌反映。期末未收到转划的贴现款时,仍停留在“预付帐款—甲企业”等上,其会计报表未能公允的反映该时点的财务状况。期末收到转划的贴现款时,帐面也未能真实反映出应付票据的债权企业。笔者认为票据融资的经济业务活动已如火如荼,会计核算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1.当资产形态变化时,如债权人有了变化,会计帐面应随着变化。2.出票本就是以融资为目的,非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的,会计应直接处理作“其他应收款”,而非“预付帐款”。3.“应付票据”科目应增设明细科目核算,而只停留在设置应付票据备查帐,登记“每一应付票据种类……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等资料”上。 当融资贴现款收妥时,在帐面上应反映为“应付票据-**银行” 融资款为宜。

29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