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四叶草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重复的内容包括: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经济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预算管理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但管理会计更侧重于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资金运动的分析和反映,一般不直接接触资金运动的实体管理;而财务管理则是对资金运动的实体管理,可见,两者在对资金的管理中考虑的因素、管理的手段、方法完全不同。基于此,我们对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应确定为:管理会计主要为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协助采购、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做好营运资金管理,做好成本、收入、利润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交叉重复的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差异的计算、经济批量等。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同时成本会计对提供的信息资料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满足财务会计对外报告的需要,二是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这两者在成本的内涵、确认、计量、分配与核算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这与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的对内职能完全一致。但管理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完全不受会计制度的约束,只体现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职能,专门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又是其独有的特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管理会计区别于成本会计的特点,它通过成本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从量的方面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它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利用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方法围绕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供销开展工作,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评的职能。这是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内容。
美丽依然张
量本利分析是管理会计重要的分析方法,属于管理会计入门必学知识。 量本利分析的假设: 1)销售量是唯一的收入动因和成本动因。 意思是收入的唯一影响因素是销售量,这个假设意味着产品的销售价格是固定的,不存在量大从优也不存在跳楼甩卖;成本的唯一影响因素也是销售量,emm,这么说起来,这里是不考虑生产出来但是没能够卖掉这种可能性的…… 2)总成本能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3)如果给定一个相关范围,总收入、总成本分别和销量成线性关系。 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形态的有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以上是百度对“相关范围”的解释,是比较学术的说法,举个栗子来解释一下相关范围:假如一个连锁理发店有十个店面,因为是签了租房合同的,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房租是一定要交的,而且房租金额也是固定的,在这一年里就可以把房租看做固定成本;但是把时间范围拉长到十年,一般租房合同不会签那么久,在十年里老板可以决定再开几家店面或者关掉几家店面,因此在十年这个时间范围内房租就可以看做是变动成本。这里一年跟十年就可以看成两个不同的相关范围。 4)单价、单位成本和总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5)对销售组合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时候,销售组合中产品的占比是不变的。量本利分析中的基础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固定,销售量不固定)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Ps.人大出版社的《成本与管理会计》里把单位边际贡献翻译为“单位贡献毛益”) 总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量本利分析中的盈亏平衡点/ 盈利分析 1)盈亏平衡点 计算销售量(收入)达到多少才正好不亏不赚(盈亏平衡:break even)。 盈亏平衡销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平衡收入=盈亏平衡销量*单位价格 2)目标营业利润 计算销售量(额)达到多少才能赚到目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所得税前利润)。 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营业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额=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量*单位价格 3)目标净利润 计算销售量(额)达到多少才能赚到目标净利润(净利润是所得税后利润)。这里量本利分析把财务费用当做变动成本,并且不考虑税盾效应。 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净利润销售额=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单位价格量本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测试在不同条件下企业利润会如何变动。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量增加20%利润会变化多少,销量下降20%利润又会变化多少;或者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增加对利润的影响有多大。 敏感性分析的一个用处是找出对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然后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高度关注这些因素以保障目标的实现。 敏感性分析的另一个用处是帮助决策。当面对要不要增加广告投入(会同时增加固定成本和销量;如果广告和销量相关,那它就是变动成本,会同时影响销量和单位边际贡献)、要不要降价销售(会降低单位边际贡献)这样的问题时,量本利分析可以帮助预测不同选择下的利润情况,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量本利分析中的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描述从预计销售量(额)下降多少会落到盈亏平衡销量(收入) 安全边际(销量)=预计销量-盈亏平衡销量 安全边际(收入)=预计收入-盈亏平衡收入笔记: 量本利分析的基础是将产品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产品的收入优先用来补偿变动成本、然后用于补偿固定成本,最后剩下来的才是利润。固定成本高的企业尤其需要量本利分析。 量本利分析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利润,预测未来可能的盈利情况,帮助决策,是事前的分析工具。 量本利分析有比较严格的假设,而且其中的敏感性分析也对条件限制比较严格,对现实情况的拟合不一定好。 对比量本利分析和我之前在Coursera学的运营管理课程: Coursera上的分析思路是:先预测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决定生产量,再根据生产量来看怎么和供应商签合同成本会比较低。 这两个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切入点不一样:量本利分析从成本切入,把成本作为常量,销量作为变量,计算要达到目标利润需要多少销量;运营管理课程从需求切入,先把需求确定下来,再看怎么控制成本。 Emmm,感觉各有各的道理 0.0
等开到荼蘼
会计学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1、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为全国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所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科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会计管理活动论学派的发源地。 会计学专业自1950年建立以来,取得了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保持并巩固了在国内大学会计教育界的一流水平和名牌地位。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研究一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理论流派,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对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贡献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 展望未来,本专业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化步伐,采用国际前沿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实践问题,使本专业研究成果既达到国际学术标准,同时又立足中国本土实践,力争跻身国际知名会计研究院系之列。 从2012学年起,本博士点专业接受硕博连读研究生。 2、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 本专业设有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准则理论与实践、环境会计、国际会计协调、成本管理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审计、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等研究方向。 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会计学专业注重培育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大力提倡基于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并且强调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主张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实际问题。 本专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和会计理论研究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因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而广泛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很多大专院校、国家各部委财务司、中国证监会、各大银行、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大型国有公司均有本专业许多毕业生担任要职。 3、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会计学专家,有多位教授出任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和副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和咨询专家等专业职位,另有多位青年学者入选财政部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 本专业目前共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讲师11人。现有全职博士生导师戴德明教授、耿建新教授、荆新教授、林钢教授、徐经长教授、徐泓教授、于富生教授和赵西卜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冯淑萍教授、秦荣生教授。 4、开设课程 本专业充分利用我校在国内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综合优势,为研究生开设“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优秀研究生的培养奠定雄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 硕士生:会计理论、财务理论与方法、高级财务会计、高级管理会计、审计理论、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准则专题等。 博士生:会计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方法、会计学前沿文献研读、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等。 二、导师介绍 荆新、戴德明、徐经长、耿建新、朱小平、林钢、于富生、徐泓、赵西卜、冯淑萍(兼)、秦荣生(兼)
冰心草堂123
一、区别
(1)含义不同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人员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公司的经营,并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并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成本会计是一个估算,跟踪和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流程。
(2)工作内容不同
管理会计需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
二、联系
从学科的角度而言,会计可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他们的交叉部分成为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重复的内容包括: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经济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预算管理等。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交叉重复的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差异的计算、经济批量等。
扩展资料
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
1)确认,即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作为适当的管理会计业务予以辨认。
2)计量,即以货币或者其他度量单位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予以数量上的确定。
3)归集,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按严格、一贯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类。
4)分析,对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评价和确认。
5)编报与解释,以适当的形式反映各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信息。
6)传递,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管理者或其他信息使用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会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