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娜大王
从工行取3000元现金 借:现金 3000 贷:银行存款--工行 3000借贷记账法需要明白几点:1,资产、费用类科目借方正数表示增加;2,负债、收入和权益类科目贷方正数表示增加;3,资产、费用类科目贷方正数表示减少;4,负债、收入和权益类科目借方正数表示减少;5,理论基础是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此式反映资产的形成,是静态等式6,反映利润和权益形成的动态等式: 收入-费用-成本=利润 转化为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

WongQueenie
借贷记账法是学习会计基础首先必须掌握的会计方法。掌握复式记账,熟练会计分录的编制,才能学好会计基础,为下一步学习会计学其他课程打下良好根基。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法记账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特点如下:
(1)记账符号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其中“借”表示账户的左边;“贷”表示账户的右边。借和贷与不同的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第一: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的部位。如前所述,一切账户均需设两个部位记录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其中,左方一律称作借方,右方一律称作贷方;
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和减,只有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和减,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对负债类账户正好相反,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2)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具体表现在: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同时导致至少两个账户发生变化。或者说,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进行联系地记录;
第二:在记入有关账户时,有的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同时有的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不能全部记入借方或全部记入贷方,即有借必有贷;
第三: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即借贷必相等。
(3)账户结构
将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4)试算平衡
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在会计上称之为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而且借方和贷方的金额要相等。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如果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贷方;或者反过来说,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贷方,必须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借方。而且登记在借方的合计数与贷方的合计数金额必须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分析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并判断账户的性质;其次,判断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账户的结构确定记入账户的方向。
企业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只有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当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时,就应该使该借方账户金额等于该贷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使借贷两方的金额相等。反之,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一个账户的贷方和几个账户的借方时,也应该使贷方账户的金额与借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
在借贷记账法下,无论经济业务多么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注:前面第一章第四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中归纳的9种情况的再归纳。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将以相等的金额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应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在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时,会使有关账户之间形成一种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称作账户间的对应关系;发生应借应贷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种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内容。
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
收入-费用=利润(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
上述方程式被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相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相对应。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的另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相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勿忘归途
借贷记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属于经济管理科学,哲学则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借贷记账法充满了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闪烁着哲学的智慧与光芒。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法的写法,希望能帮到你。
西方会计学者是采用平衡理论,即“资产=负债+资本”会计方程式来建立起借贷记账法,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是采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平衡原理来建立起借贷复式记账法。“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的经济资源;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权益。
对资产的理解还可以从四个方面看:
其一,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
其二,资产应当以货币来计量;
其三,资产应当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其四,资产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还可以从借贷的角度来反映资产、负债的含意:“借”就是指借主的增加。贷主的减少;“贷”就是贷主的增加,借主的减少。
“所有者权益”作为一个会计术语,在中国会计制度中首次出现。“所有者”是指企业投资者,是对筹集资金的来龙而言。
“权益”包括投资者出资的本钱以及投资后而形成的公积金与未分配利润等。
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这一规则是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方程式作为理论依据,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从资金变化的规律性[3]所归纳出来的。
(一)资金进入企业,引起资产总额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同数额增加,使企业的资金总额增加。
例1、企业收到国家投入资金100万元,存入银行。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增加,借记“银行存款”账户,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增加,贷记“实收资本”账户。
例2、购进外企业商品20万元,账款未付,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库存商品”增加,借记“库存商品”账户,另一方面使负债类“应付账款”增加,贷记“应付账款”账户。
(二)资金退出企业,引起资产总额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同数额减少,使企业的资金总额减少。
例3、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外企业账款10万元。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减少,贷记“银行存款”账户,而另一方面使负债类“应付账款”减少,借记“应付账款”账户。
例4、国家抽走投入资金5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减少,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减少,借记“实收资本”账户。
(三)资产类内部相互转化,引起一项资产形态增加,而另一项资产形态减少,企业资金总额不变。
例5、购进固定资产价值30万元,包装物5万元,低值易耗品5万元,这三笔支出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从这笔业务看,一方面使资产类“固定资产”、“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账户增加,借记“固定资产”、“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账户,另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减少,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例6、以银行存款购进商品20万元,货以入库。这笔业务方面一方面使资产类“库存商品”增加,借记“库存商品”账户,而另一方面使资产类“银行存款”减少,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四)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内部相互转化,引起一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而另一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减少,企业资金总额不变。
例7、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5万元。归还前欠应付账款。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短期借款”增加,贷记“短期借款”账户。而另一方面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应付账款”减少,借记“应付账款”账户。
例8、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3万元,这笔业务一方面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利润分配”增加,借记“利润分配”账户,而另一方面使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盈余公积”增加,贷记“盈余公积”账户。
从上述4种类型8经济业务可以用天平图示列出,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不论引起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动,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之间始终保持着平衡关系。
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