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雨茗香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恒等式原理: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会计有如下前提需要考虑。

呼啦啦呼嘞嘞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等式反映了财务的基本状况,是基本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利润=收入—费用 该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该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根据以上两个等式变形出来的有: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该等式称为动态平衡等式。
具体是如何演变出来的呢?因为利润的增加也会导致资产的增加,那么公式会变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可以演变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去括号: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费用移到左边去,符号就变成正号,就演变成: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小桥人家1982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