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2

cocomooner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一02任务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胶带儿

已采纳

中级会计师基础阶段怎么备考?附备考技巧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相信大家已经开始学习相关的内容了,但是记不住、学不会的现象也很普遍!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在做题时还是不能熟练运用,说到底,还是没有掌握牢固。快来看看如何记住知识点,打好基础!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以教材为基础

教材是中级会计师的重要学习资料,建议大家在学习知识点之前先阅读已经学过的章节。 第一次通读,并不要求我们能全部记住,但我们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并区分内容的侧重点。可以先看一遍阅读中哪些知识点时不是很清楚,做好标记,该听课的时候专心听老师讲。 这样不仅可以提前了解和预习知识点,听课时也能理清复习的次重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习与实践并重

中级会计考试备考基础阶段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点,而是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做题巩固知识点!只看书不做题,是无法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其实在基础阶段,做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理解得怎么样。所以在做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题目本身,还要考虑题目与教材的联系,还要知道为什么。不要凭感觉去刷题,最关键是要知道为什么选择这个选项。找出考试重点内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复习。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中级会计一02任务

326 评论(10)

天天开心好好好

一、预习阶段的学习任务:

1. 在预习阶段,新版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尚未发布,考生可以暂时使用2021年的旧版教材,提前掌握一些核心不变的内容。在预习阶段,考生必须在心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哪些知识点是基础,哪些知识点是互相联系的。 这些重点内容要及时提炼出来,为第二轮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概念性知识点在预览阶段学习会很枯燥,在短时间内通过记忆记住这些内容可能是有效的,但不可能一直记住它们直到复习或冲刺阶段。 因此,要充分理解概念,提前掌握这些知识点可能涉及的题型和延伸内容。

3.学习完各章内容后,及时做题巩固。预习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考生必须掌握所有知识点的70%以上,为以后的考试准备埋下伏笔。

入口在哪儿:

二、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

1. 基础阶段的准备非常关键,这个阶段的学习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强化和冲刺的效果,对我们整个学习体系的构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考生应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逐步增加学习量,夯实基础。

2.在中级会计师准备的四个阶段中,这一阶段的学习跨度比较长。 建议考生每天至少保持4-6小时的学习时间。用碎片化时间来背知识点或者做题,积累的时间还是可以完成很多内容的。

3.考生在基础阶段不需要大量的成套模拟习题,但在学完一章后,应及时做相应的习题巩固,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点真正消化。 小编建议大家不需要练习太多的试题,但要做到高质量,高顿网校的热门易错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145 评论(15)

代号为喵

一、1、(1)借:材料采购 10 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借存款 11 700 (2)借:资产减值损失 3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 000 (3)借:原材料 10 000 贷:材料采购 10 000 (4)借:生产成本 50 000 贷:原材料 50 000 (5)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 340 贷:原材料 2 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2、(1)借:原材料 200 000 贷:材料采购 18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2)借:生产成本 35 000 制造费用 10 000 管理费用 5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50 0003、(1)借;材料采购 10 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应付票据 11 700 (2)借:库存商品 11 700 贷:材料采购 11 700二、1、(1)本月应交销项税=980 000*17%=166 600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980 000*(448 000/620 000+980 000)=274 400 (2)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 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 265 (3)借:主营业务成本 625 600 商品进销差价 274 400 贷:库存商品 98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166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额) 166 600 2、(1)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8 700+12 710+19 200+14 850+6 120)/(3 000+4 100+6 000+4 500+1 800) = 3.17 销售成本=(2 500+5 500+7 000)= 47 550 期末结存=(3 000+4 100+6 000+4 500+1 800-2 500-5 500-7 000)*3.17=13 948 (2)先进先出法: 销售成本=(8 700*2 500/3000)+(8 700*500/3000+12 710+900*3.20)+(5 100*3.20+1 900*3.30) = 43 580 期末结存=(8 700+12 710+19 200+14 850+6 120)-43 580 = 18 0003、1、(1)借:原材料 40 400 贷:材料采购 38 800 材料成本差异 1 600 (2) 借;材料采购 85 4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518 贷:银行存款 99 918 (3)借:原材料—甲材料 79 600 材料成本差异 5 800 贷:材料采购 85 400(4)借:生产成本 110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10 0002、成本差异率=(5 800-700 -1 600)/(40 400+80 000+20 000)=2.5%3、发出甲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110 000*2.5%=2750 借:生产成本 2 75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7504、期末甲材料实际成本=(40 400+80 000+20 000-110 000)+(40 400+80 000+20 000-110 000)*2.5%= 31 1604、2004年,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2005年,借:资产减值损失 4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 000 2006年,借:存货跌价准备 4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 500 2007年, 借:存货跌价准备 2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500 基本正确,但是如果有差错,一定告诉我哦。。

15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