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子真不赖
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给予激励对象一种权利.经营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股价上升所带来的收益,但不拥有这些股票的所有权,自然也不拥有表决权、配股权。按照合同的具体规定,股票增值权的实现可以是全额兑现,也可以是部分兑现。另外,股票增值权的实施可以是用现金实施,也可以折合成股票来加以实施,还可以是现金和股票形式的组合。股票增值权经常在三个条件下使用,第一个是股票薪酬计划可得股票数额有限,第二个是股票期权或股票赠与导致的股权稀释太大,第三个是封闭公司,没有股票给员工。现金股票增值权顾名思义就是用现金实施的股票增值权.

金舟创元
股份支付的四个环节: 授予日,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也就是说股份支付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经获得股东大会的批准。 可行权日,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可行权日只是获得权益性工具或者现金权利,而不是实际的现金! 股份支付 行权日,指职工或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性工具的日期。比如说,持有股票期权的职工行使了以特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该日即为行权日。 出售日,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用于期权激励的股份支付协议,应在行权日和出售日之间设立禁售期,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不低于两年。 一般来说,授予的时候,会约定相关条件因素,条件满足了才打到可行权日才可以行权 授予后立即可行权,就相当于授予的时候相关支付条件就已经满足了,授予之后马上就可以行权
残殃之暮
20万-2万=18万,做成投资收益。假如接受投资企业为A公司,先期接受投资分录借:银行存款 20万贷:实收资本——甲公司 20万投资方(甲公司)投资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A公司 20万贷:银行存款 20万甲公司以20万元转让A公司10%股权给乙公司,分录:借:银行存款 20万贷:长期股权投资 ——A公司 2万投资收益 18万A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分录:借:实收资本——甲公司 2万贷:实收资本——乙公司 2万
iamsongsam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
摘要:股权激励是一种源于西方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为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管理运营企业的责任意识,通过给予其一定的股权的方式来达到激励效果,股权激励由此产生。本文主要介绍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帮助财会人员更好地了解股权激励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经济后果
一、 股权激励的几种主要模式
分析我国的股权激励方式种类很多,主要有员工持股、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收购和管理层员工融资收购,其中,管理层员工融资收购是我国独有的创新。以下列出了股权激励的几种主要模式。
(1) 股票期权。这是公司给予经理人的一种选择人,让其在特定日期可以以特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应用股票期权,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初始资本比较少,而且资本的增值速度比较快,人力资本增值也比较显著,这时候可以考虑股票期权。
(2) 虚拟股票。这种模式适合现金流比较充裕的公司。之所以叫虚拟股票,是指这种激励模式不是以真实的股票作为依据,而是一种约定,表示如果公司业绩良好,实现预期目标,拥有虚拟股票的员工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虚拟股票拥有者没有股票所有权和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股票,在员工离开公司时就不再拥有。公司应用虚拟股票需要具备一定量的现金,因此压力比较大。
(3) 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模式要求公司有一定的现金流量,因此这种模式对于没有较大现金流量的公司并不适合,因为股票增值权是公司授予经营者一种权利,它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公司提取的奖励基金。
(4) 业绩股票。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经营业绩稳定的公司。这种模式主要考核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要求公司股票的上涨,如果公司在年初的时候制定一个全年的业绩目标,在年末的时候进行考核,如果在年末实现了年初的目标,则给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或者给予现金来购买公司股票。
二、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1)授予日的会计处理企业在授予日做会计处理,只能是可行权的股份支付,而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则不能做会计处理。
(2)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计入成本费用的包括取得职工或其他方式提供的服务、附有市场条件的股份支付和职工满足所有非市场条件的服务,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要做出最佳估计,依据最新的可行权数量变动等信息,同时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成本费用和相应的资本公积,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对于权益工具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则不必确认。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最新的可行权情况做出估计,依据当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当期取得的成本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
三、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导致的经济后果分析
1.股价下跌股权激励的模式使得新股票的发行增加,在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中增加了企业的'净资产,企业现金净流入增加,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总股本和资本公积。而在股权激励模式行使之前,股票期权对每股收益产生的影响并不能在会计处理中反映出来,因此使得股价高估。当在股权激励行使之后,每股收益降低,企业净利润和市盈率不变,从而使股价下跌。
2.股权激励费用过大股份支付的费用关系到股权激励的行权情况。如何确认巨额股票期权激励费用,将决定股票期权能否顺利行权。对于股权激励费用的确认,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方法,要与公司的具体情况相联系。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待期内必须把股权激励费用分摊完毕,这样,等待期越短,分摊到每期的股权激励费用就越高,公司利润减少,如此短的时间内分摊巨额期权激励费用对于公司是一个不小的压力,甚至有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3.股权激励当中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有很强的随意性股权激励费用与期权数和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即是股权激励费用等于期权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与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的乘积。因此,当确定了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时,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的调整可以影响到股权激励费用,从而影响利润。
四、结论
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的一种激励模式,在不断发展中产生了很多的激励方式,这些方式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也会产生一些经济后果,只有运用好股权激励机制,最小化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激励企业提高管理和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慧敏.浅谈企业股权激励的现状及会计处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3.3.
[2]李淑霞.上市公司股权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