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含情阿
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的区别:
制定程序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选定题目,提交筹划组;
初稿经理事会2/3以上表决通过,作为征求意见稿广为分发,搜集意见;征询期通常为6个月,期满时由筹划组根据各方面意见研究修改,修改稿交理事会审议,经3/4以上表决通过,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名义颁发。在制定准则以前,还可能对某些题目发表讨论文件。从选题到制定颁发,一般约需3年。
美国会计准则通常被称为“公认会计准则”(GAAP),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包括150多项财务会计准则(FAS)。按照美国法律,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或管理权力属于美国证监会(SEC),美国证监会将制定会计准则的工作委托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但保留了否决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于1972年,性质上是民间专业机构,由高等院校专家、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等组成,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shampooxia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有项,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从1973年成立至2000年3月完成使命,先后颁布了41项国际会计准则,截至目前为止,仍然有31项。通过具体的对比与观察,我们发现,中国已经发布的各个具体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明显的差异,不仅如此,即使是在总体上,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鉴于具体准则的对比分析篇幅较长,本文着重对总体差异进行如下分析。1。会计准则的结构层次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了基本准则中,而国际会计准则却不存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分。同时;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明确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列报问题确立标准,本框架的任何内容均不支持特定的国际会计准则。”而我国却将基本准则列入会计准则的范围之内,不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作用和性质,而且削弱了概念框架对准则在制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2。会计准则的涵盖范围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是从1997年才开始陆续出台的,由于起步较晚,且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改革风险和成本不易把握,致使会计准则难以出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就出台了三十多项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但到目前为止,正式出台的具体准则也只16个。即使从目前已出台的具体准则来看,其涉及范围仍然较小,仅仅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经济业务,而且规定得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未能涉及,例如投资性房地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而国际会计准则最早颁布于1973年,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1项会计准则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经济业务,具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3。会计准则的侧重对象不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在于利润表,以收入、利润的恰当合理的配比为先,属于利润表观,而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则在于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的准确计量为先,属于资产负债表观。以开办费为例,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应递延至企业开始经营之时计入费用,发生时先计入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因为关注利润表,就会把根据配比原则将与未来期间收入相联系的费用先作为资产类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发生时直接计入费用,因为它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又如,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的基准处理方法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备选方法是记入当期净损益;而我国准则则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基准处理方法,即将累计影响数调整为期初留存收益。其理由是以前期间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不应由当年承担,因而不应包括在当年的净利润中。4。会计准则的计量模式不同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是计量问题,我国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绝大多数情况下禁止使用公允价值;而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为例,我国准则规定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又如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认利得或损失;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利得或损失。
追疯子的风筝
问:审计学和会计学的区别是什么
会计学是就当会计的和干财务管理的。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进行审计,以对其经营业绩做出评价的过程。
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具有会计、财务、审计专业理论与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审计机构从事会计、审计、财务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等。
审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理论与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审计机构从事审计、会计、财务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基础、注册会计师审计、计算机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等。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尛小尛111
众所周知,美国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是不太相同的,因此对于有中国会计基础的AICPA考生来说,则必须区分这些不同之处。高顿小编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美国会计的基本内容。美国证券市场极为发达,保护证券(股票和债券)投资者的利益是美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出发点和总目标,而公认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以维护这些投资人的利益为前提。(一)会计的基本理论1.理论上未将稳健主义确定为会计原则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FASB概念公告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中,没有确立稳健原则,也没有将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和第二层次特征。这表明FASB对此持中立态度,它认为:(1)稳健主义是财务报告时应持的态度,而并不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2)一方面它认为稳健主义有其地位,另一方面又与其他一些重要的特征相矛盾,因而“应用这一惯例时要谨慎从事”;一方面强调一贯少报利润会自讨苦吃,另一方面又认为非审慎地编制的报告并不会比稳健好。(3)稳健主义是一项惯例,而不是一项基本原则,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惯例没有强制性,而原则却是不可违背的。2.不强求会计术语用词的统一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对会计实务进行的是原则性规范,各公司的具体会计处理有一定的灵活性,FASB并未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表和会计表格式,因此,各企业之间的会计名词术语和报表格式有着一定的差异。(二)主要会计方法美国的会计管理反映了对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以及实现原则等传统观念的遵循。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清理前,其账面价值几乎从未在重估或价格变动的基础上有所增减,但出于稳健考虑,根SFAS第121号《长期资产减值和长期资产清理会计》,可将价值降低到公允市价。2.存货存货一般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规则计价,其中成本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但后进先出法运用得最为普遍。而市价值的计价则是重置成本,其上限为可变现净值,下限为可变现净值减合理的利润。3.研究开发费用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在美国采用的是稳健的做法,即全部支出都必须在当期予以注销。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研究开发涉及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一项支出与未来利益之间的因果联系难以确定。4.租赁业务美国对租赁业务的会计计量强调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当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联系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承租人时,该项租赁应确认为资产的购置(融资租赁)。5.所得税会计由于会计处理规则和税法计算口径不一,存在永久性差别和时间性差异。6.投资7.商誉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但规定商誉不必进行摊销,而且每年必须在报告单元层次上进行减损测试,在特殊情况下,要求进行基准评估。(三)报告体系美国的财务报告是阳光下的报告,上市公司所要求的会计披露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这是保护投资者和稳定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公司要向社会筹集、发行股票、债券,则财务报表一定要向社会公布,因此必然经过审计。一家美国大型公司典型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1)管理部门报告;(2)独立审计师报告;(3)主要财务报表(收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4)管理部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讨论和分析;(5)财务报表的注释;(6)五年或十年选择财务数据的比较;(7)有选择的季度财务资料。(四)合并会计实务美国是提倡企业编制合并报表的先锋,基于对投资者决策信息的需求,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并报表成为普遍要求,且不要求提供母公司单独的财务报表。然而,对于债权人而言,各公司独立的财务报表显然优于合并财务报表,从中也不难领略美国会计面向投资者的良苦用心。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允许企业采用两种会计方法: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大多数企业采用购买法进行合并,也有相当一部分(约1/5)企业合并在满足权威性文献所规定的条件下,按照权益集合法进行会计处理。1999年,FASB宣布要取消权益集合法,SEC也支持这种立场。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