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3

五百米深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yronKiven

已采纳

1、适用范围不同

审计准则适用于审计工作,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会计准则适用于会计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

2、适用人员不同

审计准则的适用人员为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时需遵守)及审计机关或者其他审计机构中从事审计工作的专门人员。而会计准则的适用人员为会计人员,也就是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担任会计职务的人员,并不仅局限于注会。

3、分类不同

审计准则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民间准则、政府准则和内部准则,主要是依据规范对象进行分类。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是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分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准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

203 评论(9)

元力觉醒

一、审计和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性质不同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而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2、产生的原因不同

会计是为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而审计产生的原因包括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两权分离、财产的所有者对经营者无法直接监督。

3、对象以及方法不同

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会计方法体系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了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而审计则通过三大程序来贯穿整个工作全过程,先是制定审计计划,而后实施审计,最后完成审计。

4、责任不同

会计责任是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护本单位的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提交审计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而审计责任则是按照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5、原则不同

会计遵循着《会计准则》,而审计所遵循的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二、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审计主要是对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财务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很难进行。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在审计产生之初,审计人员主要从审查会计资料入手,对会计资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审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 (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67 评论(8)

未未姐姐

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2、两者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3、职能不同。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此外还包括评价和公证。

会计和审计的工作内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87 评论(15)

QINGCHUN曲终人散

审计是对单位的会计事务进行审核,查出漏洞,会计师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是账务处理过程。

333 评论(9)

笑逍遥客

审计准则是总结广大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适应时代需要,为保障审计的职业声誉而产生的。世界上最早的审计准则是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早期的民间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凭自己的经验审查账目,如何进行审计、应进行到何种程度,没有统一的规范,也就是说,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注册会计师在承担法律责任和职业道德方面没有恰当的衡量尺度。为了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规范审计工作,美国职业会计师协会于1947 年公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审计准则——《审计准则试行方案——公认的重要性和范围》,以后又曾多次修改。日本在1956年2月由大藏省企业会计审计会参照美国的审计准则,制订了日本的审计准则,1976年经第三次修改后,形成了《审计准则、审计实施准则及审计报告准则》。世界上其他国家,也相继参照美国的做法制订发布了审计准则,如加拿大从1968年开始发布审计准则;澳大利亚1951年制订了正式的审计准则;德国1964年正式发布审计准则;英国是民间审计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但在制订审计准则方面却是西方发达国家中较晚的一个,直到1980年才制订出全国统一的审计准则。考察世界范围审计准则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各种审计准则正在不断趋向国际统一,国际化已经成为审计准则发展的历史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需求的国际化、审计准则的技术特性和国际审计组织的积极贡献。在政府审计方面,1977年在联合国支持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一份关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规则的国际性文件《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此后该组织又多次召开有关审计准则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并设立审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国际政府审计准则的制订工作。在民间审计方面,对审计准则达到国际间协调化做出最大贡献的是1977年成立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它的7个常设委员会之一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国际审计指南》,对各国审计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内部审计方面,国际化倾向也日趋明显。美国内部审计协会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已有100多个会员国。

105 评论(12)

苏州小诸葛

会计准则的话,其实是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和会计核算。过程中应该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记账的标准,而审计准则的话是审计人员应该遵循的。

17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