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夏末微凉
税收会计、国库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都是为执行政府预算服务的。它们同属于预算会计组成体系,有相同的目标,同反映政府预算资金活动。但它们毕竟属于不同的会计,其会计主体不同。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资金从征收到解缴入库,到形成财政资金,经历税收会计、国库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三个阶段。在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编制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新的经济环境中,认识税收会计、国库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关系,对重塑预算会计体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税收会计是税务机关核算税收收入,反映和监督税款的征收、解缴、入库和提退情况的一种专业会计。它体现了税务机关与国家金库的关系。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范畴。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办理国家金库业务,核算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和库款支拨,形成了国库会计。国库会计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报解和支拨,并对预算资金的结存进行日常管理。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一门专业会计。 税收会计、国库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它们的核算对象是政府财政预算资金运动的不同阶段。在三者中,国库会计是政府预算资金收入和支出的枢纽,是连接财政总预算会计与税收会计的桥梁。因此,税收会计、国库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都是为促进政府预算圆满实现服务。 一、税收会计、国库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联系 1.同属于预算会计组织体系。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政总预算及事业、行政单位预算执行的一门专业会计。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必须和政府预算的组成体系相一致。政府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预算会计相应地被划分为核算和监督各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和核算与监督各级事业、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单位预算会计。此外,为了组织和协调各级财政总预算的执行,国家还指定或设置专门机关参与和监督政府预算的执行,它们是国库会计和税收会计,这些专门机关的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共同参与政府预算执行工作。确切地说,税收会计、国库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都属于政府会计的范畴,属于宏观预算会计。从广义上讲,它们都属于预算会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居主导地位,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税收会计在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业务指导下开展核算工作。 2.以完成政府预算为目标。税收会计的目标是正确核算和及时全面反映税收收入情况,保证税款及时足额的缴入国库。国库会计的目标是准确、及时地对预算资金进行收纳、划分和报解,严格入库程序;加强国库资金支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库资金及时、准确、合理、合法地拨付,最大限度地发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退库依据,严密退库管理制度,提高退库风险防范意识。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目标是正确核算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税收会计、国库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目标虽然从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正确执行政府预算和预算管理服务的,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圆满完成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 3.反映政府预算资金运动。税收会计、国库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都是反映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的运动。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90%以上。所以本文的财政收入主要指税收收入。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一级税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税收资金运动,即从税金的应征到入库、提退的全过程。国库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国库业务引起的财政资金收支变化的过程及其结果。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在执行总预算过程中,政府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及其结果。税收会计、国库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虽然名称不同,但却是三位一体的,是预算资金在不同区间的反映。预算资金是联系三种会计的纽带。政府预算资金运动的过程是:税金的形成→税金的征收→税金的入库→入库后的收纳和报解→财政资金。 在这个资金运动过程中,相对应的会计核算过程是:税收会计———国库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从应征税金的形成到税款的最后入库,这是税收资金的运动过程,也是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税款入库即完成了税收资金运动,进入国库资金运动阶段。国库收纳预算资金后按财政体制规定,对预算收入进行划分和报解,这一阶段是国库会计的核算对象。国库完成预算收入的划分和报解后进入财政资金阶段,这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因此,税收会计是预算会计的起点,国库会计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财政总预算会计是终点。 4.通过凭证的牵制和对账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缴款单位缴纳税款时需要填制缴款书。“缴款书”是国库业务基本凭证,国库收款盖章后退征收机关,作为税收会计的会计凭证。国库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国库日报表,其中两份分别报送财政机关和税务机关,作为财政机关和税务机关的原始凭证。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国库会计报送的这些报表进行预算收入的账务处理。税收会计也把国库日报表作为对入库税款进行核算、记载和检查税收任务完成情况的惟一根据。 根据相同凭证处理账务,财、税、库可以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保证预算收入真实、准确。各级国库将所入库的预算收入、支出按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定期与同级财政机关和征收机关之间进行账务核对,保证财、税、库数字一致。通过对账保障预算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5.会计科目的设置与政府预算科目相适应。税收会计、国库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都是为执行政府预算服务的,在会计科目设置上,适应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科目。由于预算科目是政府预算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按照不同标志的科学分类,通过分类可以系统地反映政府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构成、政府预算支出的内容和用途。为使会计记录和反映的结果,能与预算相对应,便于分析和比较,更好地为预算管理服务,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应与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适应;为了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便于同财政、税收机关进行对账,国库会计在会计科目设置时,也要同政府预算科目相适应。各级国库对预算收入的核算报解,原则上按政府预算收入科目核算到“款”,工商税收类核算到“项”,其他个别项目,经总库和财政部协商,可核算到“项”;税收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资金缴入国库,既是税收资金运动的终点,又是政府财政资金运动的起点。因此,为了保持税收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在核算口径上的统一,税收会计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受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制约和控制。 二、税收会计、国库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从事经济活动,并对其进行会计核算的特定单位。税收会计的主体是直接负责税款征收和入库业务的国家税务机关。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不是所有的各级税务机关都是税收会计的主体,只有那些直接组织税款征收并与国家金库发生业务关系的税务机关,才是税收会计的主体,不直接负责税款征收和入库的税务机关,如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地(市)税务局等虽然也是税务机关,但不是税收会计的主体。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而不是财政机关。因为各级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办理预算执行业务,不具备会计主体地位。财政机关组织预算收入及安排的预算支出都不属于财政机关的收入和支出,只是以各级政府的名义安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财政机关在核算、监督全部预算资金执行活动中充当经办和具体执行的角色,一切工作对同级政府负责。国库会计服务的特定单位是负责办理政府预算资金收支的国家金库。国库会计核算是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组成部分,与会计部门分账并表,单独核算,在会计科目设置上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统一会计科目。
云中子的小白
国家的金库[treasury;national purse;exchequer]简称“国库”。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机构。国家的全部预算收入都由国库收纳入库,一切预算支出都由国库拨付。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保管出纳制度分为金库制和银行制两种。金库制又分为独立金库制和委托金库制。独立金库制指的是国家特设经管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机构,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保管出纳工作;国家不单独设机构,而是委托银行办理国库业务的称委托金库制。银行制是指国家没有金库机构,由财政部门在银行开户,将国家的预算收入作为存款存入银行进行管理。根据《国家金库条例》的规定,国库的基本职责有:(1)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2)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拔付;(3)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4)协助财政、税务机关督促企业和其他经济收入的单位及时向国家缴纳应缴款项,对于屡催不缴的,应依照税法协助扣收入库;(5)组织管理和检查指导下级国库工作;(6)办理国家交办的同国库有关的其他工作。财政局负责地方的财政工作,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按照政策组织财政收入,保证财政支出,管好用活地方的财政资金,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培训专职财会人员,提 高科学理财的素质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严肃财经纪律,提高 经济效益;积极开发财源,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税收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方面的法令、条例及其它有关政策。(二)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地方财政发展规划, 制定年度预算和编制年度决算,执行地方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综合平衡地方财力。(三)管理地方各行政部门、政法部门、文化、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广播电视等单位经费支出,监督指导行政、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四)管理好地方的预算外资金,审查收支范围,对预算外资金实行统一征收管理,严审支出计划,杜绝乱收费行为。(五)制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和职工退休养老基金的财务 制度;管理社会救灾,救济、医疗保险(含公费医疗)等财务和资金;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六)指导农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严格把好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保证农口事业发展。(七)宣传贯彻国家财经税收政策,积极扶持和培植地方财源。(八)管理和指导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经常宣传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工作。(九)监督、指导国营工业、商业、粮食、外贸、物资及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工作,协调企业财务中的有关问题。(十)管理基本建设的财务工作,审批政策性基建贷款, 审查自筹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并对投资使用效益进行监督检查。(十一)监督和检查各单位执行财务制度的情况,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案件。(十二)负责地方政府财政计划的制定,财政宣传、财政信息,组织财政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十三)管理地方的收费工作,严格审核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事业单位对企业的收费标准,管好收费和罚没票据,加强执收工作监督检查。(十四)承办地方政府交办的其它财经事项。(十五)协调管理国有资产全面工作。
挂在盒子上723
不是,业务上由国库司负责指导。
主要任务是:
1、配合国库司建立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2、从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财政资金的审核、支付和会计核算工作,监管非税收入收缴;
3、承担财政支付机构和收付系统内部的监督检查、系统维护及国债发行与兑付的管理业务。
扩展资料:
职责:
一、预算指标及用款计划管理。
接收国库司核批的部门用款计划和部门报送的下属单位的明细用款计划,复核部门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及下属单位的明细用款计划,监控部门预算指标及用款计划余额。
二、办理财政资金支付。
接受并审核部门报送的财政直接支付申请,核定财政直接支付金额,开具财政直接支付指令;按用款计划下达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监督代理银行办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与财政资金授权支付业务。
三、监管非税收入收缴。
配合国库司等有关部门确定非税收入收缴范围及收缴方式;监控执收票据的印制、发放、使用和核销;对执收单位和代理银行收入收缴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提供非税收入执行情况。
四、登记总分类账及明细账。
处理收支结报并向国库司报送财政支出日报表及收入报表;登记收支总账、分类账和明细账;按期与国库司、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对账;进行有关收支信息统计分析。
五、管理各类账户。
按统一制定的标准招标选择代理银行;办理有关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核销等事宜;监管各类账户使用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库支付中心
北冰洋的海豚
国库和财政局的区别:一、国库是国家金库简称,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出纳,保管机构,负责办理预算收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业务,国库业务具体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其职责是:1.组织各级国库准确、及时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2.为财政部门开设国库单一账户,负责管理国库单一账户;及时办理财政库款的支付、汇划和清算;对商业银行零余额账户进行监督管理。3.组织各级国库对财政库款和预算收支进行会计账务核算,按期向政府财政部门、征收机关报送日报、旬报、月报和年度报表,定期与财政部门、征收机关对账。4.监督、管理、指导各级国库及国库经收处的工作;监督管理预算资金的收纳、支拨、退付等事项,对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负责国库内控管理,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会同有关部门对发生的国库案件及时进行处理。5.参与制定和完善国库管理改革办法,指导地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6.参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研究制定国库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7.协调财政、税务、海关、审计等部门与国库之间的业务关系;监督检查财政、税务、海关等机关在开户、拨款和退库方面的情况,对违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核查审计、财政等对国库部门检查时提出的问题,落实改进意见。8.拟定国库电算化发展规划,会同科技部门编制、开发、推广国库系统计算机程序;与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协调,做好横向联网工作。9.编制国库收支统计各类报表,分析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监测国库资金流量与存量的变化情况,预测国库资金变化趋势;调查研究当前宏观经济、财税金融等领域的重大改革对财政资金运行的影响,为更好地实施货币政策、促进两大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提供参考性建议。10.参与制定国债政策和国债一级市场的管理,制定国债发行、兑付的制度办法;组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国债发行、兑付、防伪反假工作;对国债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条件和社会承受能力调查研究,提出国债发行改革建议。新形势下国库的职责在增加,也意味着国库的风险在增加,防范风险的任务在增加,防范风险的责任在增加,这些也考验着国库管理人员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水平。二、财政局负责地方的财政工作,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按照政策组织财政收入,保证财政支出,管好用活地方的财政资金,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培训专职财会人员,提 高科学理财的素质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严肃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开发财源,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其职责是:1.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税收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方面的法令、条例及其它有关政策。2.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地方财政发展规划,制定年度预算和编制年度决算,执行地方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综合平衡地方财力。3.管理地方各行政部门、政法部门、文化、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广播电视等单位经费支出,监督指导行政、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4.管理好地方的预算外资金,审查收支范围,对预算外资金实行统一征收管理,严审支出计划,杜绝乱收费行为。5.制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和职工退休养老基金的财务 制度;管理社会救灾,救济、医疗保险(含公费医疗)等财务和资金;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6.指导农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严格把好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保证农口事业发展。7.宣传贯彻国家财经税收政策,积极扶持和培植地方财源。8.管理和指导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经常宣传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工作。9.监督、指导国营工业、商业、粮食、外贸、物资及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工作,协调企业财务中的有关问题。10.管理基本建设的财务工作,审批政策性基建贷款,审查自筹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并对投资使用效益进行监督检查。11.监督和检查各单位执行财务制度的情况,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案件。12.负责地方政府财政计划的制定,财政宣传、财政信息,组织财政系统干部培训工作。13.管理地方的收费工作,严格审核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事业单位对企业的收费标准,管好收费和罚没票据,加强执收工作监督检查。14.承办地方政府交办的其它财经事项。15.协调管理国有资产全面工作。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