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8

清水绫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月末或年底会计结账方式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双鱼0303

已采纳

年底结账的步骤有:1.年底转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的结账程序及方法是:(1)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2)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2.结清旧账:结清旧账的做法如下: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应当通栏划双红线,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3.记入新账:年度终了,要把各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簿的第一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四条 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要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通过政策引导、经验交流、监督检查等措施,促进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职责权限管理本部门的会计基础工作。

月末或年底会计结账方式

91 评论(12)

哈啰辉辉

一、月末结账的时点问题 月末结账的时点一般都是自然月末,会计的相关法规也是如此规定的,但实践中也有些单位因为自身的业务量比较大,自己定义结账日,如以每月25日为结账日等。自定义结账时,存在以下问题: 1、与税务不同步,增加不必要的税务风险。税法是按自然月来定义税务期间的,会计期间如果与税法不一致,按规定就要将税务报表按税务期间进行调整,导致工作难度比较高,而且会给税务核查造成困难,加大了税务风险;2、增加因为自定义结账日产生的结账数据时点不一致的风险。在实务中很多财务数据是来自非财务部门的,由非专业的财务人员提供,对于自定义结账日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往往造成数据不准确;3、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有些财务基础比较好的的企业可能会规定结账日后到下月一日前运用不开具发票等手段来减少差异,规避税务风险,但这样做对企业的经营是不利的。如果自定义结账日,应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并尽量做到: 1、成本费用按自定义结账日,现金、银行、收入按自然月末结账;2、年末对按正常月末结账产生的差异进行调整,减少应自定义结账日带来的税务风险及财务数据不准确风险。 二、结账具体步骤 (一)先对本月所有凭证重新审核核对,减少差错。月末结账以日常会计凭证为基础,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数据和分录准确无误,因此建议在月末结账时重新进行核对。 (二)对以下项目进行账实核对。 1.现金: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对平现金账户可以证明所有分录中有现金的分录正确;不平时应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2.银行存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平银行账。 3.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在月末时应进行盘点,并对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三)核对税务报表与应交税金明细账等账户的勾稽关系。1.运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原理对税务进项税额认证清单、四小票软件清单(包括运费、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可以参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进项税额调节表。调节的项目主要有:在同一张税票中应做进项转出的(固定资产等税法规定不可以抵扣的项目)金额、进货退回或折让证明单的时间性差异。2.核对销项税额时,可以将金税开票的销项清单、普通发票及无票收入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核对(有营业税的单位可以核对企业收入明细账与发票的清单,原理是一样的)。 3.对于进项税额转出等其他应交税金的明细科目,可以按以上原理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同时编制所有当月税务申报表。 (四)查看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对于有异常的方向余额的科目进行调整。比如,对应收应付账的核对应做到: 查看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有无串户情况,期末余额为负时是否需要调整。(五)编制月末结账的转账分录。1.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所有费用,如工资、福利费、营业税等。 2.摊销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待摊费用,计提折旧、预提费用等。3.结转暂估材料(对于企业已入库材料未收到发票的应建立明细台账)、制造费用、产成品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等(结合存货盘点结果同时进行)。 4.结转本年利润,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具体结账分录要结合企业实际)另外12月末要年底结账年底结账工作一般分为3个步骤,即年底转账、结清旧账和记入新账。1. 年底转账年底转账的程序如下:(1)计算出各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的12月份合计数和全年累计数,结出12月月末的余额;(2)编制结账前的“资产负债表”,并试算平衡;(3)按年底转账办法填制12月31日的记账凭证,并记入有关账户。2. 结清旧账结清旧账的做法如下:(1)将转账后无余额的账户结出全年累计数,然后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本账户全部结清;(2)对年底有余额的账户,在“全年累计数”下行的“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再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年底余额转入新账,结束旧账。3. 记入新账根据本年度各账户余额,编制年底决算的“资产负债表”和有关明细表,按表列出各账户的年底余额数,不编制记账凭单,直接记入新年度相应的各有关账户,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以区别新年度发生数。年底结账前需要注意的事情:一、发票问题1、费用性的支出:根据所得税的有关规定,没有发票不能税前扣除。结账前需要检查有没有应该取得发票但是还没有取得的情况,如果有就要督催有关人员催要发票。2、存货:购进材料,货到票未到,有没有暂估入库,如果平时没有暂估,那么在年底结账前一定要先估价入账,并督促有关的人员尽快索要发票。估价入账是会计制度的要求,但是估价入账的时间要有合理性,如果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前还未取得发票,应在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做纳税调整。二、防止已发生的成本费用跨年列支企业发生的支出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入账,当年的费用一定要计入当年的损益。所得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必须是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年底结账前应对所有预提、计提、待摊费用项目进行清理,防止企业已发生的成本费用遗漏,防止造成跨年度费用入账的情况,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大额成本费用跨年度入账。注:日常报销的差旅费等可以跨年底,但应合理,一般在出差回来后应及时报销。三、各项往来账财务人员应对本年度的应收、应付往来账项余额与供应商或客户核对清楚,尤其是长年往来交易额比较大的账项,年底结账前科目发生额及余额应重点关注。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确定为坏账,对于不再支付的应付账款,取得相关证据并经内部审批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四、个人借款关注股东个人借款及员工借款中否有属于工资奖金、分红分配方面的款项,长期未收回的款项应及时处理。 五、财产损失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在按税收规定实际确认或者实际发生的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因各类原因导致资产损失未能在发生当年准确计算并按期扣除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可追补确认在损失发生的年度税前扣除,并相应调整该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调整后计算的多缴税额,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或者抵减企业当期应纳税款。 财务人员在年底结账前检查企业当年发生的财产损失是否及时报批,有关的进项税是否转出,以免增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风险。六、当年的税费缴纳情况税务机关的稽查选案,往往从年度税负率异常的企业中甄选,所以企业要在年底总体计算一下自己的税负情况。财务人员应检查企业的税金缴纳是否及时足额,有无漏缴,对当年的各项税费做一个总的分析,再计算一下当年的税负情况,与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税负作一个比较,根据税务机关规定的税务进行适当调整。七、检查企业当年的账务处理根据选择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查看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的方式是否正确。企业会计应针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重点检查一下自身的会计处理情况,是否有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事项。 如有,则应在结账前调整。

277 评论(11)

老马4568

对于月末结账,我想做为会计人员都是深有体会的,月末年末是我们会计人员最忙碌的时间,我们都在忙于结账。但我想每个会计人员对于月末结账具体都应该做哪些工作,以及从哪些逻辑关系来证明月末结账是成功的还是有所疑惑的。本文是我个人对月末结账的一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从实务的角度来了解月末结账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步:先对本月所有凭证重新进行审核,仔细核对以减少差错。月末结账是建立在日常会计凭证的日清基础上,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数据和分录准确无误。 第二步:进行以下项目的账实核对。 (1)现金: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对平现金可以证明所有分录中有现金的分录正确。不平应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学会计论坛bbs.xuekuaiji.com(2)银行存款:对所有明细账号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对平银行账。 (3)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在月末应进行盘点,并对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第三步:核对税务报表与应交税金明细账等账户的勾稽关系。 (1)运用银行存款调节表的原理对税务进项税额认证清单、四小票软件清单(包括运费、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可以参与银行存款调节表编制进项税额调节表。主要调节的是在同一账税票中应做进项转出的固定资产等税法规定不可以抵扣的项目的金额、进货退回折让证明单的时间性差异。 (2)对于销项税额对金税开票的销项清单、及普通发票与无票收入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核对(有营业税的单位可以核对企业收入明细账与发票的清单,原理是一样的)。 (3)对于进项税额转出等其他应交税金的明细科目核对的原理是一样的。核对平后同时编制所有税务当月申报表。 第四步:查看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对于有异常的方向余额的进行调整。 (1)对应收应付账的核对。 (2)对所有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 (3)清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有无串户情况进行清理。 (4)查看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账所有明细有无贷方余额,如有应查清原因进行调整。一般原因为做错账户或一户单位开了二个明细。如应收账款贷方应调到预收账款,预付账款贷方应调到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调到其他应付款等。同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清查借方余额。 第五步:进行月末结账的转账分录的编制: (1)按权责任发生制原则计提所有费用。如工资、福利费、营业税等。 (2)摊销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摊销待摊费用,计提预提费用等。 (3)暂估材料(对于企业已入库材料末收到发票的应建立明细台账)、结转制造费用、结转产成品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等(结合存货盘点结果同时进行)。 (4)结转本年利润,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具体结账分录可以要结合企业实际)。 另外,对于月末结账的时点问题。从我国的会计实际来说一般月末结账的时点都是自然月末,当然在实务中有些单位因为自身的业务量大,有自己定义结账日的,如25日结账等。对于这个问题,个人比较倾向于按自然月结账。 原因如下: 1、可以于税务同步,减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按税法规定是按自然月来定义税务期间的,会计期间于税法的不一致,按规定税务报表就要按税务期间进行调整,工作难度比较高。并且对于税务核查造成困难。在实务中大多数不按税法进行调整,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较大。 2、减少因为自定结账日产生的结账数据时点不统一的风险。

238 评论(11)

添喜lucklily

月结就是把费用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把收入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250 评论(8)

尚居装饰

1、日结账方法

在分清“收入日记账”和“支出日记账”的情况下,出纳员在每日终了按规定登记入账后,结出当日收入合计数和当日支出合计数,然后将支出日记账中当日支出合计数转记入收入日记账中的

当日支出合计栏内,在此基础上再结出当日账面余额。

2、月结账方法

月份结帐,在月末最后一笔会计事项的金额栏下划一条红线,将余额数以外本月份各栏发生额合计数,分别写在红线下边,并在摘要栏注明“本月合计” 字样。

再根据收方金额减除付方金额结算出余额数,记在红线下面的余额栏,在余额数前写明收或付。从第二个月起要结算出 “截至本月份累计” ,再在各金额栏下划一条红线,结束月份结帐工作。

3、季结账方法

办理季结,应在各账户本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结下面划一通栏红线,表示本季结束;当然,在红线下结算出本季发生额和季末余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季合计”字样,最后,再在摘要栏下面划一通栏红线,表示完成了季结工作。

4、年结账方法

年度结帐,在12月份的月份结帐后,如果余额栏有余额,年终结帐要办理结转手续,转入下年度新帐内。 即在“截至本月累计” 次行将余额数用红字写入余额栏,收方余额写在收方,付方余额写在付方。

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度”,然后划一条红线,收方与付方金额两数结平,最后划双红线,结束本年帐簿。在下年新帐第一行余额栏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扩展资料

结账注意事项

一、工作流程要清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进行结账工作前,制定一个流程是必不可少的。把工作进行模块化分类,不仅能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遗忘。

1、重新核对业务,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减少错误率;

2、账实核对,包括现金核对、银行余额核对和存货核对,不平衡的查明原因并编制相应表格;

3、查看系统中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关注借贷方,如果余额处在贷方,需要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并调整;

4、编制月末结账转账分录:计提所有费用,结转利润,结平损益类科目。

二、工作内容要合作

虽然说会计和出纳是两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可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那种“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工作方式,只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因此最好的工作方式就是出纳和会计通力合作,比如出纳可以录入结算单,会计进行审核结算;出纳核对银行流水,会计负责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等。这样两者的工作会有相关性和衔接性,一方面可以简化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出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结账

11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