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2

mirandaml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不同会计政策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8821090937

已采纳

法律分析:1、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这种情况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按规定改变原会计政策,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发布实施以后,对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应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再如,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企业,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按照新准则规定不予摊销。2、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这种情况是指,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使企业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改变原有会计政策,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以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十八条 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

不同会计政策

94 评论(14)

哆哆的卷妈妈

同一单位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可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体现了可比性。

会计的可比性主要包括不同企业会计指标的可比性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指标的可比性两个方面。不同企业会计指标的可比性,称为统一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指标的可比性,则称为一贯性。统一性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强调的是纵向比较。

内容介绍

《会计政策可比性:测定及其经济后果》主要内容:投资者保护与会计是近年来会计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现代会计产生时的受托责任天然地将会计实践定位为服务于产权保护。由于产权的核心内容是契约权利和剩余权利,因此产权保护的一个关键是利用会计信息确立、有效实现与产权有关的契约权利和剩余权利。

32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