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夫君和小静
应付票据没有贴现的呀,你怎么拿一笔负债去和别人兑换现金呢!!!只有资产和资产之间的兑换呀!应收票据的贴现要区分是否还承担连带偿付责任。如果没有连带偿付责任的话: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金额) 财务费用(轧出来的) 贷: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如果有连带偿付责任的话,就是说当欠款方没有能力偿付这笔应付票据的时候,本企业还要归还贴现方同样的金额: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若有错误,欢迎指导哈!
大锅饭饭饭饭
金融企业向同业申请转贴现融资,应区分买断式转贴现和回购式转贴现两种情形进行账务处理。买断式银行转贴现账务处理金融企业向同业申请以票据转贴现方式融资时,按实收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按转贴现利息金额,借记“金融企业往来支出(转贴现利息支出)”科目,按票据金额,贷记“票据贴现”科目;同时,将未实现递延收益转入利息收入,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或“金融企业往来收入(转贴现利息收入)”科目。回购式银行转贴现账务处理金融企业向同业申请以票据转贴现方式融资时,按实收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按转贴现利息金额,借记“递延支出(未确认转贴现支出)”科目,按票据金额,贷记“票据融资(转贴现融资)”科目。每月结息日及转贴现到期日,按转贴现天数结转分摊未确认转贴现利息支出时,借记“金融企业往来支出(转贴现利息支出)”科目,贷记“递延支出(未确认转贴现支出)”科目。转贴现到期,金融企业收到票款时,借记“票据融资(转贴现融资)”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viki000000
“应付票据”在制度的使用说明中的表述为“本科目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的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因此它正常的核算对应科目有“物资采购”、“库存商品”、“应付帐款”等。时下‚ 原票据债务企业融资并不鲜见。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国票据业务签发56,873万笔,金额981,209亿元,约占全部非现金支付笔数的10%,金额的48%。商业汇票承兑、贴现、转贴现规模不断扩大(注)。在具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不存在真实交易而互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让债权企业用商业承兑汇票先向银行贴现,然后再将从银行取得的贴现款转划给原票据债务企业,从而达到票据债务企业从银行融资的目的。这种融资是通过的原票据债权企业而间接进行的。以融资为目的,从一开始就不以上述正常的真实的交易反映在会计核算上,我们看到的一些原票据债务企业的会计帐务处理和手续的情况如下:1.原票据债务企业的债权企业只一个时,(1)债务企业开出票据作,借:预付帐款—甲企业,贷:应付票据;(2)在收到转划的贴现款时作,借:银行存款,贷:预付帐款—甲企业。往来间除开开出的票据和收回贴现款时的进帐单无其他凭证。2.原票据债务企业的债权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时,(1)债务企业开出票据作,借:预付帐款—甲企业,贷:应付票据;(2)收到最后的债权企业转划的贴现款时作,借:银行存款,贷:预付帐款—甲企业。往来间除开开出的票据和收回贴现款时的进帐单无其他凭证。这样的帐务处理未能真实、明确地反映出融资的经济业务活动,而假以预付货款的面貌反映。期末未收到转划的贴现款时,仍停留在“预付帐款—甲企业”等上,其会计报表未能公允的反映该时点的财务状况。期末收到转划的贴现款时,帐面也未能真实反映出应付票据的债权企业。笔者认为票据融资的经济业务活动已如火如荼,会计核算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1.当资产形态变化时,如债权人有了变化,会计帐面应随着变化。2.出票本就是以融资为目的,非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的,会计应直接处理作“其他应收款”,而非“预付帐款”。3.“应付票据”科目应增设明细科目核算,而只停留在设置应付票据备查帐,登记“每一应付票据种类……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等资料”上。 当融资贴现款收妥时,在帐面上应反映为“应付票据-**银行” 融资款为宜。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