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Queen小乖
楼上回答不全面 我举例把,比如固定资产 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20 累计折旧 800 固定资产减值淮备 500 贷:固定资产 1320 存货: 出售存货时 借丨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菅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房地产借 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淮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总之}某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就是该资产的损失,是备抵科目|有些类似于坏账准备和累计折旧,平时计堤,在处置资产时要计入
愛戀寶寶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当企业确定资产发生了减值时,应当根据所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需要等到资产处置时才可转出。
大飞猪猪
资产减值的原理是: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与购买时的预计有了偏离
而资产的定义中讲到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计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也就是资产一定要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如果某项资产发生的减值迹象,为了遵循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原则,我们就要把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剔除掉,也就是进行计提减值。
简言之:资产计提减值一是要满足会计信息的谨慎性要求,二是要让资产更加的符合资产的定义(剔除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就是这个原因)。
有了这部分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如何要证明上面所说的“偏离”,并且计量这个“偏离”
在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单独在《资产减值》这一准则中规范,另一类是零星的散落在各个资产的准则的顺带规定。
在计量资产减值准备时所要用的计量方法有--可变现净值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现值),可收回金额法
不同的资产的减值要用到的计量的方法不同,在选定时主要是以各个资产持有的目的来选定的
(一)存货-----可变现净值:在《存货》这一具体准则中规范
期末“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孰低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差额(是指可变现比账面价值小的那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
具体的用法 请另外提问
(二)金融资产----现值 在《金融工具》具体准则中规范
具体用法请另外提问
(三)非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规范
用的是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法
可收回金额有时与该资产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与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孰高 来确定
具体的请在提问
沙尘暴来袭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低于成本,则表明存货减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希望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的生产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企业因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企业所提供的劳务或者商品过时,或者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panda熊猫陈
资产减值计量的原则:
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后,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资产减值计量的方法:在计量资产减值准备时所要用的计量方法有--可变现净值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现值),可收回金额法。不同的资产的减值要用到的计量的方法不同,在选定时主要是以各个资产持有的目的来选定的。
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
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小小小小野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贷记“坏账准备”、 或“存货跌价准备”、 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或“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或“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或“商誉——减值准备”、 或“贷款损失准备”、 或“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或“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相关科目。资产减值损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大旺财爱小旺财
由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未明确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较差。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又进行了一些新的修订。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底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没有对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做出具体规定。2002年《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也未明确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较差。 而2006年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这些迹象包括: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降,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它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实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损失)远远低于(或高于)预计金额等;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