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9

仗剑拂衣去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内插法的公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香蕉君诶嘿嘿

已采纳

内插法计算公式:(b-b1)/(i-i1)=(b2-b1)/(i2-i1)=直线斜率。数学内插法即“直线插入法”。其原理是,若A(i1,b1),B(i2,b2)为两点,则点P(i,b)在上述两点确定的直线上。而工程上常用的为i在i1,i2之间,从而P在点A、B之间,故称“直线内插法”。数学内插法说明点P反映的变量遵循直线AB反映的线性关系。上述公式易得。A、B、P三点共线,则(b-b1)/(i-i1)=(b2-b1)/(i2-i1)=直线斜率,变换即得所求。而二次抛物线内插法:设二次抛物线关系式:y=f(x),要计算在x=x0点的函数。已知f(x1)、f(x2)和f(x3),其中x1

初级会计内插法的公式

310 评论(13)

Rabbit公主

内插法公式是Y=Y1+(Y2-Y1)×(X-X1)/(X2-X1)。

举例如下:

已知x=1时y=3,x=3时y=9,那么x=2时用线性插值得到y就是3和9的算术平均数6,写成公式就是:Y=Y1+(Y2-Y1)×(X-X1)/(X2-X1)。

线性内插法求净现值的意思就是净现值指未来资金(现金)流入(收入)现值与未来资金(现金)流出(支出)现值的差额,是项目评估中净现值法的基本指标。

内插法的起源

运用历史文献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历法中内插法的产生、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疏解和研究。

结果表明,内插法肇始于中关于晷长的计算,后经东汉、隋、唐、元等朝代天文学家在日、月、五星的运行测量和计算中逐步得到发展,元代郭守敬的平立定三差法(招差法)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计算从二次到高次插值方法的演变,通过中外比较,有些成果比西方国家早400到1000年。

22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