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蔡7878
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之一。
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从理论上说,会计主体的规模并无统一的标准,而是可大可小。它可以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一个独立的法律个体;
也可以是不进行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组织,一个非法律个体;
还可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个体组成的集团,如由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按照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主体可以分为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两种。记账主体是会计人员为之记账的特定单位,报告主体则是会计人员为之编制会计报表的特定单位。
扩展资料: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以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
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
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会计网-会计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主体

旋转吧陀螺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单位,一个会计主体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任何单位或组织。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独立地记录和核算企业本身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不能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者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2、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讨论和研究经济方面的问题。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